不同基因型作物及其根际钾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进展.docVIP

不同基因型作物及其根际钾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基因型作物及其根际钾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进展

不同基因型作物及其根际钾素高效利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简要综述了钾肥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我国土壤钾素肥力及钾肥使用现状,从根际微域环境的角度对不同基因型作物钾素营养遗传学性状的差异机理、根际环境和根系分泌物对钾素有效性的影响、钾高效基因型作物种质资源的选育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因型;钾效率;根际;根际分泌物;种质选育   中图分类号:O614.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4-0660-05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Mechanism of High K Use Efficiency of Varied Genotypes Crops and Their Rhizospheres      WANG Xiaoa,b,ZHANG Guo-shia,CHEN Fangb   (a.Wuhan Botanical Garden / 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Botany and Watershed Ecology, Wuhan 430074,China;   b.Graduate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importance and the status of potash in China’s agriculture was briefly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ces of K nutrition genetic traits between the plants with different genotypes, the effection of root exudates and rhizosphere environment on soil potassium availability, plant germplasm breeding for higher K use efficiency, and was some related problem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genotype; potassium efficiency; rhizosphere; root exudates; germplasm breeding      钾是植物三要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抗性等生理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土壤中钾素含量一般为1%~3%,虽然显著高于氮和磷,但绝大部分不能被植物当季吸收利用,植物可吸收的有效钾含量一般不超过全钾量的2%[1]。由于多年来集约化种植、高产作物品种的应用、农民传统习惯上偏施氮肥和磷肥等原因,目前我国耕地土壤缺钾面积已达60%[2],其中80%在南方地区[3],农田土壤缺钾已成为限制作物高产的全国性问题[4]。因此,目前通过施用钾肥来补充作物带走的钾素是农田土壤培肥和保持作物高产的主要措施。中国是一个钾肥资源贫乏的国家,大部分钾肥依靠进口。2008年中国约施用了790万t钾肥,其中65%来自进口[5]。然而这些昂贵的进口钾肥没有很好地被利用,其当季利用率一般为4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以上[6]。因此,如何大幅度提高钾肥的利用率是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钾也是土壤中含量最高的营养元素之一,按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矿物钾(难溶性钾),缓效钾(非代换性钾)和速效钾(代换性钾+水溶性钾),这些形态的钾可以互相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中,但转化关系十分复杂。植物当季利用的钾主要包括水溶性和代换性钾,外源钾的施入和土壤固定态钾的释放对土壤钾有效性有重要影响[7]。从养分资源的角度来看,土壤中各形态的钾都是植物钾素的重要资源,要维持土壤钾的长期供应,主要靠层间钾和矿物钾[8],关键是如何挖掘利用这些土壤的供钾潜力。随着植物营养学、根系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交叉发展,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对钾素高效利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进行钾高效基因型作物种质的选育工作。   1植物钾素营养遗传学性状的差异机理及改良研究   随着植物营养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植物自身遗传资源来鉴定和筛选钾素利用高效型农作物,再通过遗传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来培育高产、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基因型种质材料,以大幅提高钾素肥料利用率、充分挖掘土壤钾库中的钾素释放潜力,是解决植物养分供应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植物营养遗传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植物遗传资源代替或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