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醉翁操缘起衍生及文化意义
醉翁操缘起衍生及文化意义
摘 要: 《醉翁吟》是北宋沈遵在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影响下创作的琴曲。后苏轼听琴谱辞,更名为《醉翁操》。近千年来,此琴曲和词谱一直绵延不绝、流传至今。人们对它的一再弹奏、演绎、反复致意中,总是贯穿和流荡着这样一种情感:对欧阳修醉翁风采的向往、缅怀与纪念。文人对琴曲的欣赏与感悟中又突显了其山水清音之美,强化了文人的幽怀逸致,逐渐赋予了《醉翁操》隐逸的文化内涵。宋朝两代文坛盟主欧阳修和苏轼等名人的参与使它具有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
关键词: 醉翁操 缘起 衍 文化意义
《醉翁操》既是琴曲又是词牌的名称。它以欧阳修的号命名,在琴曲史上,是以“人事名操”类琴曲中的经典曲目之一。它的最初创作与流传过程有欧阳修和苏轼两位宋代文坛盟主的先后参与,构成了一段颇富传奇色彩的文史佳话。《醉翁操》在后世受到了持续不断的关注,涉及文、诗、词、音乐、绘画、书法多种艺术形式,因此它是一个十分值得梳理和考察的文化现象,也是管窥欧阳修在后世影响的一个独特视角。但这一课题长期以来学界未予以足够关注[1]。本文拟全面梳理这一文化现象的缘起、衍生,期待客观地展示这一历史过程及其文化意义。
一、缘起:琴曲《醉翁操》在北宋是如何创作与流传的?
庆历六年(1046)秋,谪守滁州的欧阳修以“醉翁”自号,并以此名亭,作《醉翁亭记》。庆历八年三月己未,《醉翁亭记》由陈知明(字退蒙)书丹,刻石亭上。自此,“远近争传,疲于模打”,于是“天下莫不传诵”。
皇祐元年(1048)前后,[2]太常博士沈遵,倾慕欧阳修之名,不远千里来到了滁州瑯琊山。他在游历山水之后创作了琴曲《醉翁吟》(苏轼配辞后更名《醉翁操》)。此琴曲以“醉翁”命名,所以其音乐情感、意境应主要取材于《醉翁亭记》。文章可以叙事、描写、抒情及表达思想。音乐则长于抒情。所以从这一角度看,琴曲《醉翁吟》可能突出了醉翁自放于山水之间的欢乐之情,而滤去了文中与民同乐的道德内容。音乐是通过旋律塑造音乐形象来表达情感的,我们从欧阳修听琴的感受可以约略想象《醉翁吟》似是一支春之协奏曲。欧阳修描述其琴意曰“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时时弄余声,言语软滑如春禽”。据称,该琴曲“节奏疏宕、音旨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至和元年(1055)秋,欧阳修北行出使契丹。立冬前后,在河北恩州(今河北清河县)、冀州(位于今河北衡水市)一带与沈遵相遇。夜阑酒半,沈遵援琴而弹,欧阳修闻之惊喜,发出了“恨君不为醉翁客”、“莫向俗耳求知音”的感慨。嘉祐元年(1056)欧阳修回朝后约挚友梅尧臣一同为琴曲谱辞,同名为《醉翁吟》。欧阳修辞抒发了醉翁对滁州山水、草木鸟兽之殷殷情意,对滁人貌似无德实则深情系之的悠悠怀思。而梅辞则是以滁人口吻描绘了醉翁陶醉于山水鸟兽之乐以及滁人对醉翁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欧、梅两首琴辞都是楚辞体,兮字句的运用适合琴曲疏宕悠长的节奏特点,使诗歌舒缓流丽而深情。这二首琴辞都有缅怀和歌颂醉翁滁州贬谪及山间逍遥之意,明确地抒发了滁人对醉翁的怀念之情,进一步丰富了琴曲的情感内涵。
嘉祐二年十二月,欧阳修又在京师与沈遵邂逅,沈遵将赴建州任,欧、梅为其送行赠诗,欧阳修有《赠沈遵博士歌》,梅尧臣有《送建州通判沈太博》,远在扬州的刘敞此后亦有赠诗《同永叔赠沈博士》。三人的赠诗都为沈遵琴曲揄扬,尤其是刘敞,花很多笔墨赞美了欧、沈二人的知音之遇。有了这三位政坛、文坛名流的揄扬,《醉翁吟》渐渐知名。如与北宋欧阳修同时的琴僧则全和尚曾以《醉翁吟》为例,介绍古琴曲。可以想象,欧阳修“醉翁”之号以及其乐于山水的流风余韵,不仅随着石刻拓本《醉翁亭记》,也乘着音乐的翅膀《醉翁吟》渐渐向四方传播。而且,沈、欧知音之遇也成为附加在琴曲情感内涵上的又一层情蕴。
二、衍生:苏词《醉翁操》为琴曲的传播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
欧、梅《醉翁吟》是根据对音乐的记忆和想象而写的歌辞,并不入乐。元丰五年(1082)冬,玉涧道人崔闲来黄州见苏轼,弹琴于“雪堂”,苏轼应其之请倚声填词,作《醉翁操》。苏词是依声填词、入乐可歌的琴辞。苏词不仅追求词与情合、词与境谐,而且在字的平仄、句的长短、声韵的选取、韵脚的设置上都极力追求辞与曲的谐和。就词作本身来看,苏词“以元、寒、刪、先四韵同用”,几乎句句为韵,读来也朗朗上口。苏轼以词体的形式为琴曲配辞,这是仁宗朝以来词体兴盛的反映。苏词《醉翁操》篇幅短小,和《醉翁亭记》与琴辞《醉翁吟》相比,无论内容还是艺术都更加精粹。内容上视角收缩,抓住琴音拟声的特点,以“泉声”为核心,以醉翁把酒听泉、沈遵以琴写其声为线索,以对醉翁的怀思为情感内蕴,营造了一个意境清幽、情思绵邈、境界高妙的词境。苏词与欧、梅之歌不同的是其描写山间境界更为清空幽邃,斯人去后山更幽寂,这是另一种吊亡缅怀之意,和滁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务整理班会.pptx VIP
-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ppt VIP
- 长沙理工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水电站35kV线路电流保护设计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工程设计.doc
- 1998—2019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答(历年真题).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英语复习 听力满分策略+真题练习(学生版+解析版)含听力音频 .docx VIP
- DZT0316—2018-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pdf VIP
- T∕BECC 002-2024 智算中心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pdf
- 自我管理(中职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全套教学课件(220页).pptx VIP
- 医护人员岗位能力提升策略.pptx VIP
- 智能加工技术: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