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虫草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docVIP

北虫草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虫草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

北虫草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 北虫草是一种名贵药用真菌, 因滋补、药用功效与天然冬虫夏草相近, 近年来倍受人们重视。如何利用控温控湿设备, 减少气候因素的影响, 进行工厂化周年栽培, 提高栽培成功率,降低栽培风险, 高栽培效益?将近几年来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成功经验和栽培技术作了总结,现整理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北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奉献给大家,以供参考。 1 栽培模式 北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关键是要配备控温控湿等设备,该模式就是利用北虫草的生物学特性,运用控温控湿等设备,自动调控温、湿、光、气等各种生活条件,使之适合北虫草的生长需要,不间断地分批投料、发菌和出草,循环往复。 该技术模式特点与优势: 一年四季都可栽培, 不受气候影响, 栽培成功率高达90%以上,只采头批草,栽培周期短,车间利用率高,产量高,生物学效率30%,但该栽培模式设备投人成本较大。 2 栽培设施 2.1 栽培房 屋高应在3.8m以上,长8.0m左右,宽6.Om左右。建筑设施应结构牢固,具有良好的通风、光照条件,各个房间都应保证水电供应, 并配置控温控湿设备, 房顶每平方米装一盏40 w 或60 W 的日光灯。虫草的生产场地应分为实验室、菌种室、灭菌室、接种室、发菌室、出草室、配料间、成品库、原料库等若干部分。并且布局要合理, 灭菌室、接种室、发菌室和出草室之间最好是内隔门相连, 每两个室之间有缓冲室,房内外地面及周围必须用水泥砖石铺设。 2.2 栽培床架 要求坚固结实,设有横梁托撑,能承受菌床的重压, 还要易于搬运、排拆、清洗消毒,栽培床架建议用不锈钢铁皮,也可用木头床架, 床宽1.0—l.2m , 长1.6—2.0m , 床架层数以4—5层为宜,以便于管理, 床架底层离地面0.2m以上, 最顶层离房顶1.0m以上,上下层间距0.5—0.6m,以保证能有散射光照到床面。床架排放时四面不要靠墙,床架排与排之间留有0,5—0.6m 的走道。 3 菌种选择 用生长正常、健壮、早熟、无病虫侵染的北虫草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选种, 然后做出草试验, 挑选优良的菌株进行栽培;也可从信得过的科研单位或菌种厂引进优良菌株。 4.室内栽培技术 4.1 栽培瓶制作 栽培瓶培养基配方:大米93% ,葡萄糖2% ,蛋白栋2% (可用鸡蛋清代替),蚕蛹粉2.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3%,维生素场微量(1橄大米用5—6片)大米选用无霉变、无异味、无杂质的粳米, 按配方称量,先将除大米外的所有辅料溶于水中,搅拌均匀,使其全部溶解,制成辅料溶液备用选用500mL罐头瓶,每瓶先装人大米60g, 再加人105mL辅料溶液,摇匀,米:水(重量比)=l : 1.7—1.8。用高压聚丙烯薄膜和皮筋包扎封口。 4.2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锅进行常压灭菌100℃ 维持8 一10h , 或用高压0.137MPa,125℃保持l h。 4.3 接种 待温度降至25℃时搬人接种室内,将灭菌培养基瓶以及所需用具放人接种箱内消毒。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 每支试管可接8—10瓶,每瓶接人2—3片0.5cm2大小的母种块,接种后,立即封严瓶口。 4.4 菌丝培养 发菌室进瓶前1日用硫磺15g/m3、福尔马林15mL/m3熏蒸, 或用气雾消毒剂进行房间消毒,并向室内地面及墙壁四周橄少许石灰粉。发菌室门窗用黑色塑料薄膜或报纸密封,发菌室内处于较黑暗状态。将接种后的栽培瓶搬人已消毒的发菌室中,分层排放在栽培床架上发菌。前3—4 d发菌室控制在18—20℃,以后将温度调整到22-25℃ 条件下培养,发菌室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 ,发菌中后期适当通风换气,2d 通风1 次,每次30-40min。经过20-25d,菌丝即可长满瓶,菌丝满瓶后,继续在发菌室黑暗条件下培养3-4d,促使菌丝后熟,为后面的出草打好基础将发满菌丝的栽培瓶移人出草室(出草室进瓶前一日进行消毒, 方法同发菌室消毒)按50-60瓶/m2时分层排放在床架上。搬运时除去有杂菌污染的瓶子。 4.5 催奋与出草管理 4.5.1 催蓄管理 在催蓄过程中, 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①每天光照不少于12h,一般控制在12-14h,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晚间利用室内日光灯作光源补照;②白天保持室温控制在20-22℃,夜间室温降至15-17℃;③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湿度过大易导致气生菌丝徒长而影响原基的分化;④这一期间通风量不大,2d通风1次,20min。经上述3-5d管理,菌丝即可由白色转变为橘黄色,再过6-8d,菌丝扭结,分泌黄色水珠,在培养基表面长出大小不一的播黄色圆丘状隆起即为原基。 4.5.2 出草管理 ①温度:前5-6d室温控制在20-2℃,以后室温稍高些, 控制在22-25℃,但不能超过25℃;②光照: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