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论证报告.doc

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论证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论证报告

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供水水源地 水资源论证报告 地质矿产部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二O O四年八年 正 文 目 录 前言……………………………………………………………………………………1 1 总论…………………………………………………………………………………2 1.1目的及任务…………………………………………………………………2 1.2编制依据……………………………………………………………………2 1.3项目选址情况及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3 1.4取水水源地及取水工程……………………………………………………3 1.5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4 1.6水文地质详查工作概况……………………………………………………4 2 建设项目概况………………………………………………………………………7 2.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及意义………………………………………………7 2.2建设项目概况………………………………………………………………7 2.3主要产品及用水工艺………………………………………………………7 2.4供水工程概况………………………………………………………………8 2.5建设项目退水情况…………………………………………………………8 3 自然地理概况………………………………………………………………………9 3.1工作区范围…………………………………………………………………9 3.2自然地理……………………………………………………………………9 3.3社会经济………………………………………………………………… 13 3.4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14 3.5水资源及分布特征……………………………………………………… 17 3.6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调查……………………………………………… 21 4 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勘察…………………………………………………… 23 4.1水文地质条件…………………………………………………………… 23 4.2水文地质勘察…………………………………………………………… 26 5 建设项目区水资源论证………………………………………………………… 32 5.1地表水资源论证………………………………………………………… 32 5.2地下水资源论证………………………………………………………… 34 6 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 50 6.1生产工艺概况…………………………………………………………… 50 6.2用水环节及用水水平…………………………………………………… 50 6.3用水合理性分析………………………………………………………… 51 3 自然地理概况 3.1工作区范围 工作区位于滦县东北部,范围为东至滦河东樊各庄,南到铁石山、芹菜山,西至五子山,北起京山铁路以北榆山以南,部面积80km。(详见附图2) 3.2自然地理 3.2.1地形地貌 3.2.1.1地形 工作区为风化、剥蚀、侵蚀、堆积强烈的低山丘陵半环绕的洪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榆山海拔高度236.0m,南部岩山海拔高度173.6m,铁石山海拔高度126.0m。西部多为串一氧化碳状残丘,海拔高一般为73.0~86.0m,最高五子山海拔高度132.7m。平原区位于滦河西部,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22.8~48.8m之间。滦河流经该区东部,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高程小于20.0m。 3.2.1.2地貌 据地质勘测资料,自上更新世以来,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滦河发生了两次袭夺,致使滦河改道东流,同时自西向东开成Ⅰ、Ⅱ、Ⅲ期冲洪积扇,两者构成了本区的基本地貌轮廓。 工作区地貌形态多样,根据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构剥蚀、侵蚀、堆积低山丘陵及滦河侵蚀、堆积山前洪冲积扇倾斜平原(详见附图2)。 构造剥蚀、侵蚀、堆积低山丘陵区(Ⅰ) 构造剥蚀低山丘陵亚区(Ⅰ) 主要分布于测区北、西、南部的残山地带。主要由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组成。北部榆山、南部岩山一带地形陡峭,相对高差多大于100m。西部多串珠状残山。相对高差一般50~60m。区内沟谷及冲沟发育,多呈V字型。切割深度10~20m。 更新世山麓及山间洼地堆积区(Ⅰ) 广泛分布天测区中北部山麓周围和山间盆地。由更新世中、晚期坡洪积粉土、粉质粘土及中细砂组成。分布标高40~70m。多有砂丘及V字形冲沟,切割深度5~10m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