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二编 古诗知识梳理 专题十一 文言文(二课内7篇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6篇 曹刿论战精讲.docVIP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二编 古诗知识梳理 专题十一 文言文(二课内7篇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6篇 曹刿论战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二编 古诗知识梳理 专题十一 文言文(二课内7篇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6篇 曹刿论战精讲

PAGE PAGE 4      第6篇 曹刿论战(2015年贵阳已考)   《左传》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特殊 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 假 字 徧 小惠未徧 “徧”通“遍”,普遍,遍及 古 今 异 义 间 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鄙 肉食者鄙 古义:鄙陋,指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牺牲 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为了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 加 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 今义:增加 古 今 异 义 狱 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可以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再 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一 词 多 义 故 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故逐之 所以 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 所旁丛祠中 暗暗地,私自 颓然乎其间者 中间,当中 肉食者谋之,又 何间焉 参与 安得广厦千万间 表示房屋的量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虽与外人间隔 间隔,间断 奉命于危难之间 时刻 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然 词 类 活 用 福 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鼓 公将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下 下视其辙 名词用作动词,下车 情 必以情 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 虚 词 其 其乡人曰 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吾视其辙乱 他们,指齐军 以 可以一战 凭借 必以信 按照 必以分人 把 之 小大之狱 助词,的 公与之乘 代词,代曹刿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齐师伐我    师:__军队__ 伐:__攻打__ (2)何以战 以:__介词,靠、凭__ (3)弗敢专也 专:__个人专有__ (4)必以信 信:__实情__ (5)小信未孚 孚:__为人所信服__ (6)虽不能察 察:__明察__ (7)公将驰之 驰:__驱车(追赶)__ (8)遂逐齐师 遂:__就,于是__ 逐:__追赶、追击__ (9)既克 既:__已经__ (10)一鼓作气 作:__振作__ (11)彼竭我盈 盈:__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2)望其旗靡 靡:__倒下__ 2.下面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 A.必以信 小信未孚 B.齐人三鼓 一鼓作气 C.遂逐齐师 故逐之 D.既克 彼竭我盈,故克之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2013西双版纳中考)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翻译:__做官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__ (2)(2015威海中考)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__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享,一定把它分给臣子们。__ (3)(2015凉山中考)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__(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__ (4)(2015宁波中考)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__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报告)。__ (5)(2015盘锦中考)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__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要据实处理。__ 4.(2015苏州中考)“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__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__ 5.(2015宁波中考)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__取信于民。__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__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__ (2)军事方面:__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__ 7.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__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__ 8.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__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示例二:鲁庄公“鄙”。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