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西凉湖面源污染影响.docVIP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西凉湖面源污染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西凉湖面源污染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西凉湖面源污染的影响   摘 要:运用高清遥感影像人工目视解译更新西凉湖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结合耕地不同类型N、P、K及尿素使用量,估算了湖区周边耕地不同类型的面源污染输出。结果表明,西凉湖面源污染主要以氮的输出为主,主要输出源是稻田,旱地对磷的输出贡献最大,水浇地季节变动性大且人为干预明显,其影响程度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土地利用;面源污染;西凉湖   中图分类号:TV8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5-0056-03   Abstract: Using high-defini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artificial visual interpretation and updating of land use types around Xiliang Lake, and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cultivated land, i.e., N, P, K and urea usage, the paper estimate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utput of cultivated land around the lake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non-point pollution in Xiliang Lake was the output of nitrogen, and the main source was rice field. The dry land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the output of phosphorus,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irrigated land was great and the human intervention was obvious, 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cannot be ignored.   Keywords: land use; non-point pollution; Xiliang Lake   农田面源污染是指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大面积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1]。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面源污染是导致地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众多面污染源中,又以农业面源污染所占的比例最大[2,3],USEPA 2009年报道称:农业面源已使得38%的河流和17%的湖泊、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4,5]。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利用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世界人口,客观条件导致了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占全世界化肥使用量的30%以上)。但由于化肥使用率不高(氮肥利用率只有25~35%[6],磷肥利用率为10%~20%[1]),并且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施肥量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继续增加[7],致使粮食作物产量对化肥农药的依赖让农业面源污染形势日趋严重。西凉湖是咸宁市现存39个湖泊中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湖北省第五大湖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湖区的外来污染加重,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趋势加剧,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系统的结构被改变,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到了制约。湖泊功能的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当前情形下,西凉湖湖区生态环境如何变化,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人类活动与西凉湖环境演化是什么关系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西凉湖周边土地利用角度入手,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西凉湖面源污染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西凉湖位于东经114°北纬29°,地处鄂东南,是咸宁市最大湖泊,湖北省第5大湖泊,她呈一个庞大的人字型横跨嘉鱼县、咸安区、赤壁市三个县市,与斧头湖毗邻、位于梁子湖西部。湖面原为109平方公里,现为12万亩。西凉湖周边有西湖村、??岭村和西凉村三个行政村和30多个自然村,曾与洪湖、东湖、遗爱湖等十个湖泊被评为“湖北十大最美湖泊”。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水域,河港纵横、土地肥沃、植被完好、水生生物资源和水生植物资源的门类众多,同时也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和渔业生产基地,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鳜鱼、黄颡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遥感数据平台下载、国土部门提供和图书馆查阅等,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自然环境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卫星遥感数据,以及Google Earth影像合成加工数据。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