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路民国孙德谦诸子学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条路民国孙德谦诸子学研究

第三条路民国孙德谦诸子学研究   摘要:民国时期孙德谦的诸子学研究既不同于传统的考据学,又不以西学为依傍,而是以传统的文献学、目录学为基础,以诸子文本、历代史“志”、目录序录为资料,以传统学术“案语”的形式,提点引申,以探寻诸子学的源流衍变。孙氏的诸子学研究在民国诸子研究中走上了“第三条”道路。这种子学研究,既源自中国古老的学术传统,更是对清代章学诚一脉学术路径的继承与发挥。孙氏提倡诸子学的义理研究,且具有理论和体系建构上的自觉,但今天由于我们的“失语”而造成了传统学术的隔膜,这种路径很难被人们再次拾起。今天.我们依然在探索诸子学研究的“恰当学术”,而其它古典学术的研究也大抵如此。   关键词:民国;孙德谦;诸子学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5-0074-06   1921年8月12日胡适在日记中记道:   读孙德谦(字益庵,元和人)的《诸子通考》(宣统庚戌.江苏存古学堂印的)。……孙君当时能主张诸子之学之当重视,其识力自可钦佩。他说他这书是“为古人洗冤,为求学辨惑而作”的,又说“诸子为专家之业,其人则皆思[有]以救世,其言则无悖于经教;读其书者,要在尚论其世,又贵审乎所处之时而求其有用”,这个根本观念是我很赞成的。……但此书究竟可算是近年一部有见地的书,条理略逊江?的《读子卮言》,而见解远胜于张尔田的《史微》。他日当求他的《诸子要略》一读。   胡适日记中提到的孙德谦,字受之,又字寿芝,号益庵,晚号隘堪居士,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孙氏其实是民国时的“老辈”学者,以诸子学研究为专业。当时人认为“杭州张氏尔田孟劬,孙氏德谦益庵,守实斋之成法,兼治史子,亦可以观”,甚至称“诸子有学自先生始”。   诸子学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衰微,在清代中叶以后日渐复兴,至民国时,诸子学研究已蔚为大观,产生了章太炎、梁启超、胡适、冯友兰、陈柱、江?、张尔田、孙德谦、罗?、刘咸?等一批研究诸子的大家,其中既有海外留学归来的思想界新锐,也有恪守传统学术路径的学界老辈。老辈学人因固守传统,结果大多被贴上了顽固保守的标签。但其中孙德谦是比较特别的一位,他反对一味考据的学术取径,又反对空谈无根的性理之学。也反对以西学比附诸子,没有走以哲学化约子学的道路,相较于胡适等在西方哲学史的框架内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先秦诸子学,孙德谦则是以传统的文献学、目录学为基础,以诸子文本、历代史“志”、目录序录为资料,以传统笔记“案语”的形式,提点引申,探寻诸子学的源流衍变,以求体系贯通。孙氏的诸子学研究走的是一条略近于现代“学术史”研究的道路,可以说是独立于考据学、依傍西学之外的“第三条路”。   一、孙德谦的诸子学研究   清中叶以来,诸子学日渐复兴,至民国时,涌现了一批通论性的诸子学研究著作。张舜徽曾给有志国学的学生开列一部了《初学求书简目》,在“百家言”部分诸子原著后面还列了四部近人的诸子研究著作,即江?《读子卮言》、孙德谦《诸子通考》、姚永朴《诸子考略》、罗?《诸子学述》。四部作品各有千秋,体例内容也不尽相同。   江琼的《读子卮言》,两卷16章,每章以立意宗旨为题,如第一章“论子部之沿革兴废”,第二章“论诸子与经史集之相通”,第三章“论诸子百家之相通”……全书如同十六篇论文的合编,各篇思想深刻而全篇条理稍差。姚永朴的《诸子考略》出版于1928年,全书分总论和分论,总论收《汉书?艺文志?论诸子》、《四库全书提要?子部总序》两篇文献,分论则收《管子》、《晏子春秋》等十八家诸子的历代序跋、评论等相关文献,但作者只是将文献分类聚拢,其中之源流演变、利弊得失完全靠读者自己揣摩。罗煌的《诸子学述》出版于1935年,上编总论,又名子学概论,共十一章,讨论诸子释名、部居、家数等宏观问题;中编各论,又名周秦诸子学史,分儒家、道家两章,每家中分人物讨论其思想。此四书中最早出版的是孙德谦的《诸子通考》,相较于江?的“卮言”,姚永朴的“考略”,孙德谦的著作更具有通论的性质。而相较于罗煌的“学述”,《诸子通考》在体例上传统学术的气息更浓烈。   《诸子通考》“剽剥古贤”,每选诸子学之重要文献而举其大义,钩玄提要,阐微发隐。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总论,一是专论。总论以《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汉书?艺文志》、《抱朴子?百家篇》、《文心雕龙?诸子》、《金楼子?立言篇》、《新论?九流篇》、《隋书?经籍志》等为代表。专论,分儒、道、法、名、墨、杂、兵七家,每家附相关文献。无论是总论还是分论,每篇文献后孙德谦均以案语的形式进行了解读。全书的体例是:“取古人说,排次于前,而所下案语,则附列于下。其言之合者,为推阐之,如所言不合,则加辨诘焉。盖欲折衷于是,求其贯通,不使自相矛盾,俾人无所适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