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麦产量相关几个性状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小麦产量相关几个性状探讨

与小麦产量相关几个性状的探讨   摘 要:对与小麦产量相关的几个性状进行了探讨。认为选育灌浆初期株型较为紧凑、叶片直立,随灌浆进行叶片夹角逐渐增大,灌浆后期株型较为松散、叶片趋向水平,株型叶型具有动态变化的品种,易获得高产稳产;现代品种改良需要在一定收获指数的基础上,注重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协同提高;单茎粒数叶比和单茎粒重叶比、单位面积粒数与群体产量有着很好的正相关;孕穗早期到开花期长短和绿叶面积持续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小麦;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049-03   Discussed on Sorne Characters Related to Wheat Field   Sun Nina et al.   (Yantai Aceda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Yantai 265500,China)   Abstract:A few of characters related to wheat field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It was considered that breeding varieties of plant-type compact in grain filling at early stage,with upright leaves,leaf angle become larger along with grain filling,then plant-type loose,leaf tend to level,plant-type and leaf-type with dynamic changes could get high and stable yield;improvement of crop cultivars should be based on certain harvest index,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biological yield and harvest index together;there was a good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rain number per spike/flag leaf area(GNPS/FLA) and spike grain weight /flag leaf area(SGW/FLA) of single stem and grain numbers per unit and population yield;the period between booting early stage and blooming period and green leaf area duration was critical to high yield.   Key words:Wheat;Field;Character   ?魍车男÷笤咏挥?种是在遗传背景不甚清晰的条件下,通过杂交技术,依据群体分离的形态表现和育种家的经验对表现型进行选择,来实现基因型的改良。由于基因效应容易受到环境效应的影响,因而对许多目标性状的选择盲目性很大,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和准确度成为小麦育种发展的关键。产量是小麦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受诸多因素影响,对产量进行直接选择或通过产量因素进行间接选择,效果都不理想[1]。寻求一些简易的方法,利用一些对产量紧密相关的性状进行选择,对减轻育种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选育高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1 株型   小麦产量形成就是利用并转化太阳光能的过程,合理株型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小麦产量的最大化,最重要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截取光能和高效利用光能。因此理想株型要从遮光性和透光性两方面来考虑。小麦发育早期冠层应尽快覆盖地面,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截获到达地面的光线[2],而且可以减少土壤蒸发,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在群体叶面积最大的四分体期,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最大,透光性是主要矛盾,紧凑的株型和宽、短、挺的旗叶可减少遮光,有助于下部叶片的光能利用。在灌浆后期下部叶片失去功能叶面积指数变小时,遮光性成为主要矛盾,松散的株型和平展的旗叶可最大程度地截取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由此可见遮光性不良的直立株型和透光性不良的松散株型都不够理想。康祥波等[3]提出了“动态株型”的概念,认为理想株型是相对的,要随生育进程而不断变化。选育灌浆初期株型较为紧凑、叶片直立,随灌浆进行叶片夹角逐渐增大,灌浆后期株型较为松散、叶片趋向水平,株型叶型具有动态变化的品种,能更好利用光能资源,获得高产稳产。具有理想株型的品种在特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