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苏铁共存一个疣粒野生稻新居群探究
与苏铁共存的一个疣粒野生稻新居群探究
摘 要 报告一个与野生苏铁共存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疣粒野生稻新居群的发现过程,介绍了该疣粒野生稻居群的分布特征,论述了疣粒野生稻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保护建议及考察附近苏铁居群的建议。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新居群;苏铁;保护
中图分类号:S511.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3.067
疣粒野生稻(OryzagranulataNees et Am.ex Watt)是中国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海南、台湾三省[1],其生境不容乐观。1)人们毁林开荒,种植橡胶、香蕉、咖啡等经济作物和玉米旱谷等粮食作物,使疣粒野生稻正常繁衍所需的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2)牧民过度放牧,导致疣粒野生稻的地上部分被啃食殆尽,种子萌发和不定芽的生长受阻,生境土壤板结硬化。3)民间将疣粒野生稻当作清热降火药、滋补药、抗疟药来使用,这种针对疣粒野生稻的利用加速了疣粒野生稻的消失[1]。
苏铁是中国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在我国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广西、湖南、贵州、四川和云南9个省区[3],它除了具有园林观赏、药用等直接的经济价值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苏铁植物本身的科学价值。对于研究种子植物的起源演化、种子植物的区系、历史植物地理学等都有重要意义[3],认识珍稀植物的重要性有利于对其实施保护。
1 疣粒野生稻新居群的发现
2017年10月,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往乡蚌俄田村附近的一个山坡上,发现了一个疣粒野生稻新居群,如图1所示。该疣粒野生稻居群分布的地理坐标以北纬22°24′39″、东经100°32′43″为中心,海拔最高点为733 m,可测量海拔最低点为597 m。每隔大于5 m的距离选取一个点观察,共选取25个点,发现该疣粒野生稻居群(如图2)的分布特征:1)主要分布于坡体稍微凹陷的雨水流经之地;2)雨水流经较多的区域形成小面积片状分布,其余则为单株散生;3)海拔越低,个体分布数量相对较多,而当海拔高于733 m后,未发现疣粒野生稻。海拔高于733 m后,禾本科植物主要为曲序香茅[Cymbopogonflexuosus (Nees ex Steud.) W.Watson]。水分可能是限制疣粒野生稻分布的主要因素。
2 ?c该居群疣粒野生稻共存的其他珍稀植物
在该疣粒野生稻生境内,除了疣粒野生稻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笔者还发现了一株单羽苏铁(Cycas simplicipinnaK.Hill),如图3所示。其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虽然只发现了1株,但因苏铁为雌雄异株,以有性生殖方式进行繁殖,虫媒授粉[4],所以推测附近可能有较大的居群存在,建议作进一步考察。另外金栗兰科植物四叶对(HerbaChloranthi Serrati)也有一定数量分布,如图4所示。
3 疣粒野生稻的重要性和价值
3.1 育种价值
1)疣粒野生稻具高抗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耐荫、抗旱等特性,蕴藏着各种可利用的优良基因,可为育种和扩大栽培品种的遗传背景提供必要的种质资
源[1,5]。2)疣粒野生稻属G基因组,由于与稻属AA基因组各物种亲缘关系较远,常规杂交育种难以展开,过去一直是水稻育种实践和稻属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物种,所以有很大的突破空间和潜在研究价值。
3.2 科研价值
我国共发现了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6],它们均被国家定为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其中疣粒野生稻在系统发育中处于基础的位置[7],保留了许多稻属较原始的性状特征,是研究水稻起源、演化的良好科研材料。
3.3 社会价值
据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有8亿人口生活在食物缺乏和营养不良的情况下[1]。若利用疣粒野生稻的优良基因培育优良性状作物,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解决粮食危机。
4 疣粒野生稻的保护
4.1 原生地保护
该疣粒野生稻居群与苏铁并存于同一生境,建议先开展该区域苏铁居群的调查工作,如果附近存在一定个体数量的居群,建议一并设立自然保护区,可同时保护两种珍稀濒危植物。
4.2 进一步研究遗传基础,建立种质基因库
进一步研究该居群疣粒野生稻遗传特征,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展开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也可利用疣粒野生稻的种子、根、茎、花粉等器官,建立疣粒野生稻资源种质基因库。
4.3 引种保护
在保护区内保护性地采集疣粒野生稻种子,另辟出或营造相似于生存环境的土地进行繁育,既可用于保护,也可用于科研。
4.4 科学使用疣粒野生稻
科学家应对疣粒野生稻的药用价值进行科学的鉴定。鉴定后,若疣粒野生稻确实具药用的功能,则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美托洛尔辅以麝香保心丸临床研究.doc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应用强化阿托伐他汀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oc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MCSF和sI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降脂治疗对患者影响.doc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CD40L和sFas水平及相关分析.doc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地尔硫卓临床研究.doc
-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与THA治疗对比研究.doc
- 不稳定心绞痛介入治疗中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对心肌损伤保护作用.doc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QT离散度变化及意义.doc
-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骨科损伤控制临床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