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抱成名之心,须做成人之事――题跋之十不跋
事有际会之期,人有恨晚之叹。遭逢盛世,能赏古说珍,以澡雪精神,人生之大幸也。书画家多高士,金石家多豪士。皆能流连翰墨,追效前贤。今日诸藏家,借题跋以抒怀比兴,何其快哉!然多有遗憾,为人诟病,何欤?
古今题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自有法度,诗词各有程式。吾文取例清人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者多矣,诸位可参阅之。吾文成,质之通人巨子,明吾心得,若心曲暗合,君与我相知,若不如君意,君当教我知。
何为题跋?上方作诗为题,下方著文为跋。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足部?跋》云:“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后人附会,凡记事、议论、评赏、考据、吟诵等,皆作题跋。所作诗文,或关乎作品本身,或无涉及作品本身。书画、藏书、碑版等题跋各有专著,今人有幸,各取所需,为学之用。试述十不题跋,请诸方家指教。
1.翻刻
翻刻如乾隆刻先秦《石鼓》,本意存古物;端方刻《天发神谶》,为之续性命。徐铉刻《峄山刻石》,意为发扬;李晓园刻《熹平石经》十三种,旨在留痕。诸如此类不具述,皆文化史上之盛事,不在不跋之列。
往时商贾牟利,以原石拓片翻制木板,再拓木板,此易辨识。若用石翻制,确能混淆,民国某公所翻魏志,如《元桢墓志铭》《王诵妻元贵妃墓志铭》,今已入藏国内大馆,若拓本流出,恐世人难辨。
今技术日新,用塑胶翻模,或以石易木,稍可辨识。甚者节取史实,伪撰志文,制成拓片,皆原石拓本。倘翻看史书,其记载影影绰绰,难以质疑,加之书风神似,确有骚人痒处。绝佳者,文章、书法,往往过于同期碑志;次者,诸如掉年号、错字、语句荒悖,亦加使人迷惘。
遇此等拓本,应当细究。题跋,固增其彩,然实毁君名。此不题跋者第一。
2.借物之伪造器
若秦汉瓦当,磨去云纹图案,以字实之;或取邺城废瓦,嵌模文字,此类拓本,倘若不见原物,只看其拓,神采或存,当谨慎。余亲见秦人刺虎瓦,真瓦出于凤翔城南东社,假瓦乃新仿制,然拓片极肖。跋之,徒遭知者笑。此不题跋者第二。
3.古玉、印章、金文、甲骨之属
凡此等,皆学者孜孜以求之物,非不欲跋之,实学力有限。今人多不读周秦两汉之书,问其上古史,茫然以对,若此者,何敢措诸词语哉?
自徽宗赵佶《宣和印谱》出,明顾世安《印薮》扬其波,清陈簋斋《十钟山房印谱》、刘鹗《铁云藏印》继其后,犹至于今日诸大家,上述先贤,于上古周秦以来之印章,多钤盖、石印、影印以广布艺林,然少有论述,何欤?
他如良渚玉器、安阳甲骨、齐国陶文等,亦如是。何欤?推查古贤之心,非不愿考索,然皆图录之,实是以俟后来之博学君子也。今人若有兴趣,借助先贤著作,以发扬之,循法以进,必有益于学也。有得,可记所感,以求知音。否则,当搁笔,此不题跋者第三。
4.拓印不精善者
凡拓本(旧拓不在此列),新拓者,务求精拓,求佳纸、好墨、善手,乃精心制拓。
世皆以原石捶拓生利,谓之“印钞机”。为求利润,压缩成本,一次拓成者,绝不再拓。余曾问之,答曰“如君法,订单完不成!”
呜呼!此类粗拓,价廉矣,然何所珍?一不能传古器之精神,二不能存古器之原貌,得之,等同废纸,跋之何益!
或用劣纸、假墨,展卷腥臊,邋遢粗敝,跋之,徒费光阴,跋之何益!或为抛售,恐买家以无石皮难于出手,擦拓之,致使字口模糊,不能审其笔意,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柑子,跋之空劳逸兴,跋之何益!
凡此类拓本,图案模糊,字体失真,书则渗漏,裱则跑墨,真败兴也,跋之何益!
此生能遇佳刻,必不惜工,不惜时,以“败家子”之精神,务求精拓,方不枉物我相遇之缘,此不题跋者第四。
5.心经
近世题跋,流行佛经,空白之处,满抄心经。心经有七种之多,今日题跋,多选取玄奘本,此类题跋者,非不愿学,实有懒惰嫌疑,扪心自问,舍此,果无题跋欤?魏晋六朝,佛教大兴,题跋心经,未尝不可。遇秦汉碑刻,诸如《泰山刻石》《张迁碑》《乙瑛碑》等,以心经作跋,可欤?
若以玄奘心经,掩饰己之“盲学”,此不题跋者第五。
6.抄书
如今,词典汇编,比比皆是,于是乎,据以抄录,洋洋大观,亦数百言。之乎者也者,皆人之言,通篇纵览,绝无君语。文字摘抄,做脉望之游,此不题跋者第六。
7.臆造品
古人囿于礼法,循律依章。今人想象,奇诡超常。竟至创造穿越,混同古今,于器物上,强行攀附,恣意妄为,心比天高,可谓胆大包天。直如“国宝帮”之新发见,喷沫吹嘘,激情固然可嘉,亦是“满纸荒唐言”。无稽怪诞之品,此不题跋者第七。
8.无跋之跋
古人尚德,尤重人品。物以人重,人以名传,流传有序,洵为世珍。《虢季子白盘》之王国维题跋、《昭陵六骏图》之于右任题跋,拓本之精,书法之美,可谓“四美具,两难并,穷睇眄于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