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脾胃病药物配伍使用探讨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药物配伍使用探讨
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脾胃病药物配伍使用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以及有关的研究方式加以剖析,并结合本院脾胃科在治疗脾胃病过程中药物配伍,对使用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中医治疗脾胃病过程中,药物配伍使用特点包括升降相依、清热利湿、寒热并用以及阴阳兼补等。结论对于脾胃病的中医治疗,应该在辨证基础上,依据相关的原则,根据药物配伍使用特点,保证方药的选择的合理性,提升疗效。
关键词:中医治疗;脾胃病;药物配伍;特点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1-0102-02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胃应该指的是整个消化系统以及部分泌尿、免疫、运动系统。脾和胃分属表里,属于足太阴与足阳明经脉。其中,脾属阴、胃属阳,脾胃共居中焦,但表里不同,在病理与生理方面各有不同。脾胃之间通过膜连接,相互传变,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脾胃病中医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脾胃脏腑机能特点,注重药物配伍使用要点[1]。中药品种较多,同时根据神农本经名例中相关记载:药有七情,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勿用相恶、相反者。关于中药配伍,早在伤寒论、内经等时期就已经开始,并逐渐形成了中药配伍的一套理论,以保证药效的发挥,提升治疗效果,也将其称之为以法统药。笔者结合自身临床工作体会,对中医治疗脾胃病中药物配伍使用特点进行介绍。
1中?t治疗脾胃病具有的优势
1.1整体入手,病证并治中医与西医是两套理论体系,具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与思路。例如,如果患者出现吐酸水以及腹胀等症状,采用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检查,确定患者是胆汁反流性胃炎,还是浅表性胃炎,在治疗中用碱性药治疗吐酸水,用消胀类药物治疗腹胀。而中医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会考虑西医诊断,同时根据传统的望闻问切方式,对患者是否是寒热错杂、虚实并存,还是寒热虚实,或者是与其他脏腑联系等具体用药。就吐酸水以及腹胀来说,先确定是肝气过旺,还是脾阳不足导致的[2]。可以看出,中医不单单从患者的肠胃入手,而是对与此有关联的脾、肝之间相互协调上,是从整体入手,讲究气血阴阳平衡。
1.2灵活性更强,三因制宜脾胃病使用中医治疗,可以结合四季时令变化,依据男女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根据患者个人体质的强弱等,灵活的选择方药。可谓是因时因人因地,三因制宜。例如,老年人体质较弱,脾胃病多发于冬季,可能是由于虚寒证,而年龄体质强的在夏季发病,可能是湿热证,在治疗中应该灵活掌握。根据季节的不同,在用药上有一定的变化,如:春季肝气旺,应该选择疏肝健脾,避免肝木克土;夏季湿气较盛,容易感湿伤脾,应该选择利湿健脾的药物;在秋冬季节燥气旺盛,需要选择养阴润燥的药物。在使用方法上,中药有药浴、外敷、内服、食疗以及针灸推拿等多种,副作用相对较少[3]。
1.3取于天然,安全性高中药材主要取自于天然,能够消除化学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系数。在临床中,如果长期服用西医胃药,可能会导致胃病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食欲。而中药的使用很少会出现此类副作用,中药不会让细菌产生抗药性,也不会让患者产生对药的依赖性。
1.4效果稳定,不易复发脾胃病采用中医治疗,一旦出现显著的疗效,则不会出现反复发作。很多患者幽门螺旋菌检验呈阳性,在服用一段时间西药后转为阴性,但是在一定时期后会出现反复,又转为阳性,这就是典型的疗效不稳定现象[4]。而采用中药治疗,并非一味考虑针对幽门螺旋菌,而是通过人体阴阳的平衡性,提升人体的免疫力,效果稳定性更高。
2中医治疗脾胃病药物配伍使用特点
2.1升降相宜升降理论是中医领域很多名家都十分推崇的治疗脾胃病的方式,在《素问?六微旨大论》[1]中又提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针对脾胃病患者,中医治疗须建立在辨证基础,为患者开具最佳的方剂治疗。例如,对于脾虚、气虚患者,治疗中选择升法治疗,以益气、健脾、升阳为主,包括选择黄芪建中汤方剂。其中,黄芪具有温中益气的功效,芍药、桂枝具有敛阴、散寒等功效;甘草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大枣、生姜都具有调和营卫作用。
若患者出现舌质红、舌苔白、胸肋胀痛、呕吐吞酸等症状,在治疗中一般采用降法治疗。例如,四七汤在和胃降逆、理气宽中方面效果俱佳,是降法治疗脾胃病的首选汤剂。在药物配伍方面,若患者胸肋胀痛,则加入香附、川??子、郁金、柴胡;对于同时伴有舌头有红斑者,则加入桃仁、红花。对于气机不畅、虚证患者,也同样选择降法治疗,其中半夏泻心汤甲减效果俱佳。
2.2清热利湿清热利湿在脾胃病治疗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是岭南医家惯用手法。这主要是由于岭南气候潮湿、炎热,如果在饮食方面不加重视,过量食用凉饮、生冷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人教pep版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3 Part C Story time.pptx VIP
- “双碳”目标下兴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ocx VIP
- 合并同类项练习题.doc VIP
- 天然气管道抢险施工方案.docx
- 外教社2024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4册 PPT课件U2.pptx VIP
- 兴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docx VIP
- 不忘初心模板2.pptx VIP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GB35181-2025宣贯培训.pptx
-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PPT模板.ppt VIP
- 书记讲党课使命教育党课强化党的意识践行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