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教学讲义.ppt
第一,古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聚落、居住建筑、陶窑、祭坛等多种前所未有的建筑形式,为后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最早和最基本的基础。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建筑技术、艺术的成就 第二,在结构上,窑洞、木梁架和干阑三种类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基本确立以后几千年中国传统建筑的土木结构形式,特别是木梁架式样,更成为中国建筑结构中的主流。其构造也从绑扎发展到榫卯。 第三, 聚落选址时注意近水、向阳、不受旱涝、易于防御,还注意把聚落分为居住区、生产区和墓地。这些经验,是通过长期实践取得的,对日后各种村镇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施用于筑墙垣、坛台、屋基的夯土技术,对后代建筑影响至大。而土坯砖、木骨泥墙、烧烤地面、白灰面及室外散水等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不但大大改善了当时建筑的使用及人们的生活条件,而且还为后世长期所沿袭。 第五,审美观念亦已反映到建筑中。例如室内墙面涂以白灰,不但增加了亮度,也增加了美观。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的彩绘泥片,更表明了多种色彩和图案的装饰已不限于陶器,而是扩大到建筑中了。 第六,环绕向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等建筑布局原则及若干基本几何形体的应用,已大量应用于或体现在聚落、祭坛和居住建筑之中。 原始社会: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形成; 奴隶社会:我国传统的木构架形式初步形成。?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夏(-前1600年) 宫殿建筑和封闭庭院的首次出现,建筑形式为木架夯土。 商(-前1046年) 建筑技术明显提高。但仍是“茅茨土阶”。商朝后期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一带)。城市的形成。 西周(-前771年)建都在陕西。建造一系列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城市,制度明确,等级严明。四合院建筑产生,屋顶已采用瓦,到西周晚期,有的屋顶已全部铺瓦,并出现半瓦当。内墙面用三合土抹面。 春秋(-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日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瓦的普遍使用和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初步形成。 * 一.夏(前2070年—前1600年) a.80cm夯土台(108x100m),8开间殿堂 b.封闭庭院(廊院) c.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1.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1号宫殿遗址 ■1号宫殿基址平面近方形,其夯土台残高80公分,东西约108米,南北约100米。南有大门遗址,门内是庭院,偏北部有一处夯土台基,上建主体建筑。周围有回廊环绕,反映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复原图 ■殿堂面阔8间、进深3间,面积约350平方米,为坐北朝南的重檐式殿堂。柱径达40厘米,柱列整齐、前后左右相对应、开间统一。木构架技术已有较大提高! ■这所建筑一直是至今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在夏代至商代早期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二、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偃师商城遗址平面图 三重城宫城北部有池苑,南部为宫殿 * 早商最大的单体建筑遗址 * 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西周建造了一系列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城市。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奴隶主内部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在城市规模上,诸侯的城大得不超过王都1/3,中等的1/5,小的1/9……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 址 ■但随着奴隶制的急剧崩溃,这种建城制度也跟着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战国时期大量新兴城市。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 * A。合院形式 B。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C。已使用了瓦 D。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 1)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宗庙遗址) 建筑遗址 ■歧山凤雏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 ■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根据在西厢发现的甲骨文,推测此处是座宗庙。 ■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悠久,另一方面似乎也说明了当时封建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建筑组合的变化体现着当时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 岐山凤雏建筑复原图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