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宋代的莲纹装饰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简论宋代的莲纹装饰艺术   摘要:宋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期,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辉煌时代。在宋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该时期的莲纹装饰独具魅力。造型方面,受花鸟画写实精神的影响,写实性莲花纹日臻丰富完善;文化内涵方面,受佛教世俗化、理学等思想因素的渗透,宋代的莲花摆脱了强烈的宗教色彩,世俗气息浓厚,洋溢着独特的民族特色。被称为花中君子。   关键词:宋代;莲纹;造型;内涵   引言   莲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它不仅可供人观赏,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盛兴,作为佛门圣花的莲花在我国广泛普及,莲纹成为我国重要的装饰纹样。宋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期,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辉煌时代。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宋代的莲纹装饰在造型和文化内涵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花鸟画的兴盛对宋代莲纹造型的影响   宋代是花鸟画的高度繁荣时期,崇尚自然,注重写实是该时期花鸟画的重要特色。《图画见闻志》记载,北宋画家易元吉为了画好猿璋禽鸟,经常深入丛山峻岭,考察璋猿的习性与环境。作为花鸟画家的杰出代表,宋徽宗也非常强调自然写实,重视写生,《画继》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亟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烂然,但孔雀欲升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以愉悦帝王为目的,甚至皇帝也亲自参加创作的北宋宫廷画院,在享受极度闲暇和优越条件之下,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顶峰。所谓‘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以及论月季四时朝暮、花蕊叶不同等故事,说明在皇帝本人倡导下,这种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宫廷画院的重要审美标准。”   宋代花鸟画以其严谨的造型,生动的形象在我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同时,它的写实精神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审美观念、装饰纹样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张晓霞《花鸟画对宋代植物装饰纹样的影响》文中所说的:“花鸟画在宋代的兴盛对同为造型艺术的宋代植物装纹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造型上,一方面受工笔花鸟画的影响,纹样的写实性增强,所表现的植物种属明确;另一方面受写意花鸟画的影响,纹样简约概括,注重对笔墨逸趣的表达,故而写实与写意争趣同辉。”   受花鸟画画风的影响,写实性莲花纹在宋代大为盛行。莲花纹是指以写实性的莲花为题材的纹样,它常采用刻划、印花、绘画等技法把莲花、荷叶、莲蓬表现在各种器物载体上,以缠枝、折枝等多种形态表现优美清雅的莲花,多作主题纹饰。这种莲纹采用了侧视效果,即从水平角度描绘其为~朵莲花,写实性强。   莲纹装饰对花鸟画写实性的模仿,主要体现在写实性折枝莲花纹的盛行。折枝花是两宋时期极为流行的一种花卉纹样,其多截取花枝的一段,包括花朵、花头、花苞、花叶和枝干,将每一个折枝作为部分构成整体。这种写实性折枝莲花纹既可以单独成纹,也可以与动物、人物如鱼、鸭、婴儿组合,构成形式丰富、寓意吉祥的纹样。它改变了宋代以前莲纹造型常出现的程式化,广泛运用于陶瓷、纺织品、漆器等各类器物上。它的造型虽然写实,但并非对莲花原生态的机械摹仿,而是于线条笔墨中对枝、叶、花、实有了更生动的描绘,充分显示出莲花的清新自然、美丽典雅。“如果说隋唐花卉和花鸟纹样还充满异域风情的话,那么宋代则有明显的回归本土倾向。或许是因为花鸟画的勃兴,画家们善于写生,种种“生色花”(写实花卉)代替了隋唐程式化的造型,自有一种清新秀美。”   二、佛教的世俗化、理学的建立等思想因素对宋代莲花文化内涵的渗透   世俗化是中国佛教的总趋向,这种趋向在宋代表现得更加明显。“中国佛教、尤其是大乘教并不神秘,且有很强的世俗性。……这虽然是外来宗教在中国的特殊生存方式,但客观上为佛教艺术向世俗的渗透创造了良机。我们不难看到,彩绘菩萨身着最时新的织锦;庄严的宝相莲花乃至菩萨像可以直接用在俗人的首饰和服饰中。中国的花卉纹样就这样在佛教艺术影响下进入了新的境界。”   两宋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是理学,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理学渗透进了文学、艺术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其影响,“这一时期的美学注重于自然的人化、人格的移情化,而人的生命则处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压抑和笼罩下”。   佛教的世俗化,理学的建立使宋代审美理念独具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莲花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窥见一斑。周敦颐在庐山脚下的濂溪看到成片的莲花,触景生情,遂做《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