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渡原则看我国引渡制度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引渡原则看我国引渡制度发展

从引渡原则看我国引渡制度的发展   摘 要:国际法上的引渡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间合作的重要话题。引渡国与被引渡国由于存在经济、文化等差异,因此在引渡制度上也存在一定争议。在国际人道主义运动兴起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引渡合作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但是另一方面,各国之间也在不断寻找引渡合作的新模式,在国内立法的框架内探索合作的更多可能性。从如今的国际引渡来看,死刑犯和政治犯成为被引渡请求国的考虑因素之一,随着引渡条约的不断完善,各国对国内引渡立法的不断探索,在我国引渡法改革进程中,国际法上的引渡原则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左右国家在引渡问题上的决策。   关键词:引渡合作;引渡制度;引渡法改革   一、引渡制度的基本问题   (一)国际引渡制度的发展   根据国际法对引渡的定义,引渡是一项国家间根据双边条约或国家请求对犯罪分子移交至本国进行审判的制度。从《奥本海国际法》一书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奥本海对引渡的描述:“引渡是一个被控诉或被判罪的人由他当时所在的国家交给对他控告犯了罪的国家。”①格老秀斯也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了日后被作为国际引渡规范的“或引渡或惩罚”原则,他在书中说到:“由于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不会允许另一方的武装力量进入其领土以惩罚罪犯,所以罪犯所在的王国就有必要基于受害方的控诉,或者自己对罪犯进行惩罚,或者将他移交给受害方处置。”美英两国在1794年签署了象征引渡新模式的《杰伊条约》,该条约第27条规定:“双方同意应各自的大臣或专门授权的官员提出的请求,陛下和合众国将遣送一切被指控在各自管辖范围内犯有杀人或伪造罪并向另一国寻求庇护的人。”《杰伊条约》也为近现代资本主义国际之间签订引渡条约指明了方向,将引渡工作纳入了条约范畴。而1833年世界上第一部明确规定禁止引渡政治犯的法律出现在比利时。比利时《引渡法》第6条规定:“在条约缔结时应明确规定,引渡国不得以被引渡人的政治犯罪或者任何基于政治的行为为借口做出引渡,否则本国有权拒绝此等引渡行为。”比利时《引渡法》明确用法律形式约束了政治犯的引渡行为,并将引渡归入了法制范畴。真正将当事人权利写入到国家法律的国家是意大利,其在1899年的《刑法典》和后来的《刑事诉讼法典》将引渡无论从内容或者程序都规定得更加完善和缜密,被引渡人甚至可以就司法当局对自己的引渡判决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这不得不说是引渡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被引渡人首次可以在自身权利问题上向被引渡国的法院申诉。与此同时,双边乃至多边引渡条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1989年美洲国家签署了《泛美引渡公约》,作为美洲国家的首部多边引渡条约,其具有重要意义。阿拉伯联盟国家1952年制定了《阿拉伯联盟引渡协定》,②1957年欧洲理事会也达成了《欧洲引渡条约》。   (二)国际引渡制度中的原则   引渡制度从出现开始便与当事人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引渡原则中处处体现出当事人利益的规定。死刑犯不引渡原则有引渡对象不能被判处死刑,遭受酷刑以及相关不人道的待遇等规定,政治犯不引渡原则中体现出政治犯免受本国政治势力迫害,寻求人道主义保护的要求。这两大原则是国际引渡制度中的核心原则。   二、影响引渡的现实因素   (一)对死刑不引渡原则的思考   为什么死刑可以与不引渡相联系?又是什么因素促使各国如此重视在国内引渡法和双边引渡条约中加入死刑不引渡这一规定?笔者认为,法理学和国际刑法上对生命权的保护这个重要因素因素是关键原因。生命权是人的根本利益,是自然人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它不能被随意剥夺,也不能被随意抛弃。③   既然法理学上的生命权如此重要,那么其与死刑适用有相互冲突的地方吗?我们认为是有的。那么,当死刑不引渡原则实施起来遇到困难时,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呢?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如下几点认识:(1)一国的公共秩序和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应违反。(2)死刑不引渡原则应该适当修改。就像前文所说,由于《联合国引渡示范条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性公约均没有直接引入死刑,在具体条款中也没有对死刑的体现,因此在死刑引渡问题上,废除死刑的国家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美国的“埃因霍温案”。美国人艾拉?埃因霍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是美国嬉皮士的领头人之一,1977年被美国警方指控在自己的公寓中杀害女友马达克斯,埃因霍温指出是有人栽赃陷害。1981年在宾夕法尼亚州法院审判前夕埃因霍温逃往国外,后被国际刑警发现匿藏在法国。当宾夕法尼亚州法院向法国政府提出引渡埃因霍温时遭到了法国方面的拒绝,理由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当时并没有废除死刑,而法国是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法国政府担心当埃因霍温被引渡回国后会得到不人道的待遇。在此情形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政府只好修改了本州的法律,并向法国政府保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