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rugada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 SCN5A基因突变 未知基因突变 有的Brugada综合征病人与SCN5A突变无关, Brugada综合征和SCN5A基因 迄今为止已发现Brugada综合征的10个突变位点,都在SCN5A基因上,通过影响钠通道的功能导致Brugada综合征。 SCN5A基因 人类SCN5A基因是人类电压门控性钠通道基因家族的一员,位于染色体3P21。电压门控性钠通道是一类镶嵌在细胞膜内的糖蛋白,由α、β1亚基组成 α亚基只在人类心脏组织表达,由四个同源结构域(DⅠ~DⅣ)通过细胞内环相连 β亚基为由一个跨膜结构域构成的辅助蛋白,可在脑、骨骼肌等多种组织表达。 SCN5A基因图 SCN5A基因结构图 结构域(DⅠ~DⅣ) 每个结构域(DⅠ~DⅣ)含有6个跨膜片段(S1~S6) S5和S6片段之间的连接环构成通道孔壁(pore),决定通道的离子选择性 S4片段富含正电荷残基,为通道的电压感受器,当膜电位去极化时可使S4片段跨膜移动,激活钠通道 通道的基因突变会导致其相应的通道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 SCN5A基因突变的发病机制 SCN5A突变引起INa的?-亚单位变构,进而?和?-亚单位产生异常的相互作用,使INa失活受抑制 INa持续性激活引起AP平台期Na+内流增加,AP时程的显著延长,易引发TDP LQT3病人的在安静状态下(睡眠或休息)更抑制INa失活,而引起AP时程显著延长,导致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SCN5A LQT3 Brugada Brugada/LQT3 IVBV(室内传导阻滞) SCN5A Brugada综合征的其他相关基因 除SCN5A基因外 一过性外向电流Ito L型钙离子电流(ICa-L)的基因发生突变都可导致Brugada综合征,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Brugada综合征的治疗 ?阻滞剂 胺碘酮 ICD 谢谢! Brugada综合征和特发性J波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Brugada等报导了1组8例 心脏性猝死 都无器质性心脏病变 而在心电图上呈右束支阻滞伴V1-V3导联 ST段抬高的病例。 1998年,他们又报道了由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巴西,乌拉圭等近20家医院的63例病例 41例1次的心脏骤停或晕厥发作史 22例无症状病人在随访期间,6例发生了心脏事件。 因此认为此综合征强烈提示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又称STV1-V3抬高,右束支阻滞和猝死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形性室速或室颤发作,出现反复晕厥或猝死 心电图表现为正常QTC间期, V1至V3导联的ST段抬高和右束支阻滞 经心脏超声、心室造影甚至右室心肌活检等检查心脏无异常改变 发病率 在日本和南亚,Brugada综合征,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其引起的室颤占特发性室颤的40%~60% Brugada综合征发病率最高的,是亚洲地区的女性 发病年龄 首次发生心律失常的年龄为 2-77岁,平均35-41岁。 Brugada综合征 I型 图形 I型:V1-V3 J点上移,很快移行为倒 置T波 Brugada综合征 II型 图形 II型:J点上移,形成尖顶圆穹型伴倒置T波 Brugada综合征VF发生前的ECG 进行性ST↑和J 波越益明显,有的和其前的R-R间期密切相关 Brugada综合征的诱发试验 相当一部分Brugada综合征的病人,在平时无ECG改变,只是在发病前才有典型的ST↑等ECG改变。但其室颤和猝死发生率相同 可采用药物诱发试验: 缓脉灵、普鲁卡因酰胺或氟卡胺 对可疑病人做激发试验。 但要注意上述药物在部分病人有可能诱发频发室早或室颤,故做激发试验要具备心肺复苏等抢救设备 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Brugada综合征发生VT/VF及ST↑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 目前已知是和一过性外向钾流(Ito)有关 一过性外向钾流(Ito) 动作电位早期复极主要与三种离子电流有关 钠离子内向电流 INa 一过性外向电流 Ito L型钙离子电流 ICa-L 心外膜动作电位- 复极1相和2相平台期,呈特征性的尖顶-圆穹状(spike and dome) 一过性外向电流 Ito 主要分布在心外膜心室肌细胞而心内膜心室肌细胞很 心内膜和心外膜PAD 当 Ito 绝对或相对增加时心外膜1相终末切迹加深,反映在心电图上为J波或J点抬高。 由于Ito分布在右室较左室多,故Brugada综合征发生在右胸导联 J波常出现在左胸导联 基因突变、药物、缺血等导致 I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docx VIP
- GZ-2022024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赛项赛题完整版包括试题答案及全部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使用安装说明书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pdf VIP
- SAP培训详细分解详细分解.ppt VIP
- 7《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doc VIP
- 2024年10月浙江自考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勤劳的蚕宝宝》精品课件.pptx VIP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节亚洲主要客源国概况(1)习题.docx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 VIP
- SAP PP模块培训材料【116页超详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