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2鉴赏语言教学文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3-2鉴赏语言教学文稿.ppt

例2 (2010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讠垔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 向子讠垔,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本题第一问,首先“红”“翠”代指颜色,看出借代修辞的重要。其次“叠”和“斜”分别放在“翠”和“红”的前面起修饰的作用,对象清楚就是“红花”和“绿叶”,然后看它们前面的修饰成分,就能容易理解出是写“红花”和“绿叶”的形态。 (2)结合注释中诗人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的背景,审清题干中“隐含”“伤感”的暗示,答题时注意由“伤花伤春”再到“伤人伤己”的变化,准确用语,精当概括。;【答案】 (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高考试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设题:炼字(词、句)和语言风格。;一、炼字(词、句)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炼字考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炼字和炼句。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鉴赏的方法是由字及句,由景及情。炼句中要炼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形象的关键性句子。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句)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句)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第三步,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例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第一、二步);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第三步)。;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①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 ①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初读原诗,要注意作者戴复古在诗后有注释,为南宋后期诗人,由此可以联想到当时的背景。然后进一步抓取诗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愁”。二者结合起来考虑,“愁”什么,为什么“愁”,到了第四句才交代。“愁”应为作者登上江阴浮远堂后,眺望而产生了山河破碎的感受。“最苦无山遮望眼”实际上是对“愁”的进一步解释,因无山遮隔,致使中原沦陷之地尽在眼底,触目心酸,令人生悲愁之感。因此这一句是借山寄愁,是一种非常含蓄的表达。“最苦”二字翻出一层,写出了常人少有的一种心理,将自己的愁痛表现得无以复加,因而在全诗中最具表现力。 ;【答案】 “最苦无山遮望眼”是说最痛苦没有山能遮挡住我遥望中原的目光(第一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独辟蹊径,写出了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第二步),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第三步)。;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