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间金融组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日本民间金融组织“报德社”的兴起、特征及其作用分析   内容提要 报德社最早是在江户末期的天保14年(1843)由小田原的商人们建立的小田原报德社,是为了改善处于极其贫困中的农民生活,在二宫尊德的指导下兴起的一种民间金融组织。主要指导思想是二宫尊德所确立的“报德仕法”,主要内容是至诚、勤劳、分度、推让四大纲领。在此指导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报德社”事业广泛,涉及到资金借贷、植树造林、遇害者的救助等经济方面和奖励善行、进行报德训话等精神方面。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人民的思想还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还对以后产业组合中的信用组合的产生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二宫尊德;报德社;金融组织   作者简介 于秋芳(1976-),女,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95)衣保中(1962-),男,理学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 130012)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振兴研究”(05ZD009)、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的阶段性成果。   报德社最早是在江户末期的天保14年(1843)由小田原的商人们建立的小田原报德社,是为了改善处于极其贫困中的农民生活,在二宫尊德的指导下兴起的一种民间经济组织。   一、二宫尊德及“报德社”指导思想的形成   二宫尊德幼名二宫金次郎,江户时期的农政家,农村复兴的指导者。天明四年出生于相模国足柄上郡柏山村。二宫家是上层农家,父亲继承家业时是拥有2.3町土地的富裕地主。二宫尊德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江户末期封建社会衰败的时期,二宫家的家境也每况愈下。又恰逢父亲生病、暴风雨的袭击,流经柏山的酒香川河水泛滥,二官家的农田几乎全被淹没。自此二宫尊德开始了他的智慧和勤劳的历练。   首先,他代替生病的父亲参加村里的共同提防工事。因为是小孩,劳动量不够,所以劳动不足的部分就靠晚上编草鞋给村民来弥补。12岁的时候在酒香川种植200棵松树苗以预防河水泛滥,可以说这时期“推让”思想就已经开始萌芽。后来在他13岁时父亲去世,到他15岁母亲去世的两年间,全靠他来照顾生病的母亲和两个弟弟,凡是他能做的活他什么都做,来支撑一家的生活。母亲去世后,他寄养在伯父家。他伯父是个典型的百姓,再加上爱好学问又乐善好施的父亲。环境造就了他勤学、勤劳的性格品质,同时对后来“报德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一边帮助伯父一边致力于学问。他伯父认为,百姓硬要做学问的话会带来不幸,既然是百姓就要老老实实地做百姓,勤勤恳恳地劳动,这才是能带来幸福的唯一出路。所以他把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的经验自认为是宝贵的人生教训,告诫二宫尊德,并让他放弃读书。这时的二宫尊德还不能反抗伯父,他一边听从伯父的话,一边努力学习寻求出路。他伯父说“百姓读书没用,浪费灯油”,于是,他自己沿小田原的仙了川的堤坝种菜籽。来筹集灯油。而且他在没有开垦的荒地上种植捡来的水稻秧苗,收获了一袋水稻。二宫尊德从这些小事里发现了“积少成多”的原理。   另外,他发现当时的税金很重,在比较轻的小田原地区,税金是四公六民即如果收获10袋水稻的话,四袋交公,六袋留给自己。严重的地方是七公三民,即收获的70%作为税金交公。可是如果开垦原野和荒地来种植的话,在当时七年、如果时间长点的话甚至是十年免税,这种制度称为“镪下年季”。他灵活运用“积少成多”的原理和““鲰下年季”制度,注重积少成多,一点点地开垦荒地,聚积农田。到24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4公顷土地的地主。他开始把自己已经变肥沃的、满七年或十年需要缴纳税金的田地按正当价格卖掉,然后再低价购买广阔的荒地,对其高效率的开垦,种植稻、麦。这些田地在七年甚至是十年内不交税金。如此循环,一点点积累,到35岁时候,他拥有4.1公顷田地,成为足柄上郡相当有实力的一个大地主。   25岁时他放弃了农业,成了小田原藩的家老服部家的年轻随从。他陪同服部家的三个儿子去上藩校,也因此能够在讲堂的角落听课。受父亲的影响,他读了《大学》、《论语》,在这里他又听了《书经》、《诗经》、朱子的太极图说等讲义,自学不明白的地方也因此得到理解。这时期的学习可以说对他以后思想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   从以上二宫遵德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看出有“推让”思想之所在。夜晚编草鞋送给村人;为防河水泛滥,沿河栽种树苗等都可以说是“推让”思想的体现。而且在他学习的《大学》里有“一家让,一国兴让”,《论语》里有“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等句子,这些可以说为报德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依据。   他在服部家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经历――“五常讲”的建立。当时,那些家庭负担很重的同僚,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