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节生物种群.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基本目的与要求: 1、掌握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种群波动的原因;种群波动的调节。 2、熟练掌握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的进化与生态对策,种群关系的基本类型。 3、了解种群的空间动态。 种群的概念 第一节 种群动态 1、Density: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数量。 1、出生率 natality 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出生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最大出生率 生理出生率 特定种群-常数 实际出生率 生态出生率 南美秃鹫 动物的尸体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各种鱼类。 它们每隔一年到3000米高的高山上去繁殖一次,每次生下两个白颜色的大蛋,有10厘米那么长。 死亡率 mortality 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死亡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最低死亡率 生理死亡率 生理寿命 实际死亡率 生态死亡率 生态寿命 2、种群的年龄结构 age structure 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生物数目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Populations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each age group. For example—age structure for our class 种群的性别结构 性比-----种群中雄性:雌性 3、生命表 (life table) 把观测到的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的存活数和死亡数编制成表,称为生命表。 它反映了种群发展过程中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变化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年龄分布的调查结果而编制,所以又称为特定时间生命表 。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即: N t= N0ert N、t的定义如前,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种群的瞬时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与周限增长率的关系 种群瞬时增长率(r)与周限增长率(λ)之间的关系式为: r = lnλ λ= er 自然种群只有在食物丰盛、没有拥挤现象、没有天敌等等条件下才能表现出短时间的指数式增长。 短时间内某些生物(细菌、浮游植物等)在短时间内可出现指数增长,人类在最初也是如此。 3、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 直线方程: S 型增长曲线常被划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 也可称为潜伏期,此期内种群个体很少,密度增长缓慢,这是因为种群数量在开始增长时基数还很低。 (2)加速期 (3)转折期 (4)减速期 (5)饱和期 种群密度达到环境容纳量,数量饱和。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重要意义是: 自然反应时间( TR) 瞬时增长率r的倒数,TR =1/r, TR是度量种群在受干扰后返回平衡时间长短的一个有用指标。 TR值越小,表示种群在受到干扰后,返回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TR值越大,则种群受干扰后返回到平衡的自然反应时间就越长。 4、 实验种群和野外种群的证据 (1) 实验种群研究 在0.5ml培养液中放置5个大草履虫的环境条件下,最大种群数量是375个,即K =375。当以逻辑斯谛方程拟合时,种群增长率r = 2.309。 (2) 野外种群研究 四、自然种群数量变动 1. 种群平衡 种群平衡是指种群数量较长时间地维持在同一水平上。 从理论上讲,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数量达到K值之后,种群数量会保持稳定,如大多数有蹄类和食肉类动物。但实际上大多数种群数量不会长时间保持不变,稳定是相对的,种群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 季节消长 一般具有生殖季节的种类,种群的最高数量通常是在一年中最后一次繁殖之末,之后繁殖停止,种群因只有死亡而数量下降,直到下一年繁殖开始,这时是数量最低的时期。 3. 规则或不规则性波动 (1)种群数量规则性波动 北美美洲兔和猞猁种群数量的年变动 (2)种群数量的不规则波动 洪泽湖区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动态 4. 种群衰落及其原因 当种群长久地处于不利的环境条件下,或在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可出现持久的下降,即种群衰落。如鲸、白暨豚、大熊猫 原因: (1)种群密度过低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