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刮痧培训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刮痧培训资料.ppt

6、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 7、刮拭时应始终保持一样的压力,保持一样的速度,不要忽轻忽重、头轻尾重或头重尾轻。 8、一般刮拭为20次左右,以有痧痕为度(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停止刮拭。如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 9、刮痧的总原则: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不宜来回。而且是刮好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不能刮这儿一下刮那儿一下。 以刮痧板的薄边、厚边和棱角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称为刮法。 1)轻刮法 8)梳刮法 2)重刮法 9)面刮法 3)快刮法 10)角刮法 4)慢刮法 11)点压法 5)直线刮法 12)拍打法 6)弧形刮法 13)按揉法 7)摩擦法 14)逆刮法 刮痧手法 1)轻刮法 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大,移动速度慢或下压刮拭力量小。一般接受者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觉。皮肤仅出现微红,无瘀斑。适宜于老年体弱者、疼痛敏感部位、儿童以及面部的保健刮拭。 2)重刮法 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小,移动速度快或下压刮拭力量较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适宜于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及骨关节软组织较丰富处、年轻力壮、体质较强者。 3)快刮法 刮拭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力量有轻重之别。力量重,快速刮,多用于体质强壮的人,主要刮拭背部、下肢或其他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轻,快速刮,多用于体质虚弱或整体保健的人,主要刮拭背腰部、胸腹部、下肢等部位,以舒适为度。 4)慢刮法 刮拭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力量也有轻重之别。力量重,速度慢,多用于体质强壮的患者,主要刮拭腹部、关节部位和一些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重,速度慢,多用于体质虚弱或面部保健的患者,主要刮拭背腰部正中、胸部、下肢内侧等部位,以不感觉疼痛为度。 5)直线刮法 也称直板刮法,就是利用刮痧板的上下边缘在体表进行有一定长度的直线刮拭。此法宜用于身体比较平坦的部位,如背部、胸腹部、四肢部位。 6)弧形刮法 刮拭方向呈弧线形,刮拭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方向多循肌肉走行或骨骼结构特点而定。此法适宜于胸背肋间隙、颈项两侧、肩关节前后和膝关节周围等部位。 7)摩擦法 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的摩擦运动,或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使皮肤产生热感并向深部渗透,其左右移动力量大于垂直向下的按压用力。操作时动作轻柔,移动均匀,速度一般为100次/分左右。宜用于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的部位,如肩胛内侧、腰部和腹部,也可以用于刮痧前,使患者放松。 擦法后在施治部位用热毛巾搭盖,其效果更佳。 8)梳刮法 刮痧板或刮痧梳,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与头皮呈45°,动作轻柔和缓,如梳头状,故名梳刮法。操作时力量要适中,一般逐渐加力,在穴位或痛点处可适当使用重刮或点压、按揉。此法有醒神开窍、消除疲劳、防治失眠的作用。用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 9)面刮法 也称为边刮法,即刮痧板的两侧长条棱边(厚边或薄边)与皮肤接触成45°角进行刮拭。此法适用于比较平坦或面积比较大的部位刮拭,如腹部、背部和下肢等。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的起源 什么是痧 就是人体内部疾患在人体肌肤上的一种毒素反应。 当人体感到不舒服或出现某种症状是,在皮肤上有刮具或手揪、捏、挑出一道道红线,红斑、栗粒状瘀点,这一现象被形象的称为“沙”,由于中医的发展使人们总结出凡刮出“沙”的病症多有疾病症候,故在“沙”之后出现了加病部的“痧”。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人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毒素产生蕴藉于人体,循经络外现于人体肌表不同颜色变化的一组症候群。 痧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 目前尚难确定。 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 《痧惊合壁》—书就介绍了40多种痧症,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