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案例重新定义校园空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佛案例重新定义校园空间   近年来,哈佛进行了校园空间改造,其核心是提升人的体验,运用的设计元素,包括尽量通过落地窗、户外景观或玻璃楼顶采用自然光,通过个人研修间或一对一的藏品研究,增加“亲密感”,也通过食堂的壁炉沙发、广场上的层层波浪空间,以及博物馆新增的咖啡馆及礼品店,促进交流,增强“社区感”。难怪有人会把这样的改建比喻为一个奇迹,仿佛在一个意大利小城修一个聚集人气的小广场。   也许这恰恰就是古老的大学城(college town)在21世纪需要的“新装”。   “剑桥穷得就像一个小村庄……要不是有那么多好看的学院,那是世上最烂的地方,食宿也很糟糕。”在《象牙塔的变迁》一书里,借用1710年一位德国学者在剑桥大学的游记,突出了惹眼的建筑帮世界名校“吸粉”的作用。到了三百年后的2017年冬天,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费尔南多教授,在上海开讲高等教育创新(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与大学建筑相关的学习空间改造。   究竟怎样改造古老的校园?让它既保留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的味道,又能满足00后学生对空间的全新需求?   案例1:朗费罗大楼的翻新故事   费尔南多教授在讲学习空间改造时,用的例子是自己最熟悉的朗费罗大楼(Longfellow Hall)。这栋大楼建于1927年,原属于拉德克利夫女校,为了纪念住在附近的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的女儿而命名。随着1960年代拉德克利夫女校并入哈佛,这栋大楼也成为教育学院的地标,承担着教学、行政、接待等各种核心功能。   地下一层主要是食堂,为全院师生提供早饭与午饭。食堂周围散布着教务、学生事务、奖助学金等经常与学生打交道的办公室,面积都不大,进去按个铃就有人出来为你服务,等待期间还可以拿桌上的棒棒糖吃。地上一层有个可容纳200多人的报告厅(Askwith Hall),也是全院最大的教室,常年霸占这个教室的,都是选课人数最多的课,比如《统计学入门》。院里邀请到的校内外名人都是在这个报告厅做讲座。院长办公室也在这一层。一楼或许重要,但二楼更是华美。有一间古香古色的宴会厅,四壁挂着历任院长的油画肖像,适合举办宴请校友、捐款人等活动。研究生办公室也在旁边。如果赶上万圣、感恩、圣诞等节日,这个小办公室也会摆上茶饮小吃,按照每个节日的特点装饰一新,令人放松与愉快。到了三楼与四楼,基本都是一间间的教室,布置相对简单,反而是走道里展示的各种海报引人注目。   由此可见,朗费罗大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空间使用几乎已到极限,过去50年都没有翻新。从布局来看,对外的讲座及宴请“唱主角”,对内与学生感受息息相关的教室、食堂等,都委屈地藏身于顶楼或者地下。   针对空间的局促,解决方案一就是搬离。由于报告厅与宴会厅都需要保留,食堂就彻底告别了朗费罗大楼,搬到了对面的古德曼图书馆(Gutman Library)。这次搬迁,不仅让食堂从地下搬到了一楼,而且全是落地大窗,还新设了壁炉与沙发。在波士顿寒冷的冬天,捧着一杯咖啡或一碗热汤,看着窗外的雪景,与导师或同学围炉夜话,真会令人难忘。解决方案二是加盖。在四楼之上增加了一层阁楼(penthouse)。阁楼的主要设计理念在于增加采光与个人研修间。想象一下在阳光下,有独立的桌椅,不受打扰的看书或写作,这会让学习也成为一种享受。由此可见,这次朗费罗大楼翻新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就餐、学习等体验,用落地窗或玻璃屋顶尽量采用自然光,兼顾个人研修与团队交流的多种需要。2014年5月,教育学院全院师生还聚集起来庆祝朗费罗大楼的上梁(toping off)仪式。据说该仪式流传自古老的斯堪迪维亚风俗,要把一棵树放到新建筑的屋顶,以此感谢大自然为这次施工做出的贡献。时任教育学院院长的James Ryan指出这次上梁仪式不仅是朗费罗翻新的里程碑,也是学院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他说:“我们有机会增加灵活的学习空间,让师生获益。这些新的协作空间会让我们在一个屋檐下更有社区感。完成这些必要的升级也会让朗费罗大楼在未来多年继续成为这个校园的核心建筑。”   案例2:科学中心的广场景观   如果说朗费罗大楼的翻新重在内部,那么科学中心(science center)的改观集中体现在外面的小广场。   这个小广场其实是哈佛院子(Harvard Yard)与科学中心的一片空地。因为横跨在一条汽车穿行的隧道上,以前只是大家匆匆来往的过道。周末有个吹笛人站在哈佛院子门口演奏,夏天毕业季会在旁边草地上搭起白色帐篷,逢到球赛或节日,还有几辆卖汉堡或墨西哥卷的餐车(Food Truck)。其余时间,这片空地显得有些荒凉。   广场原有的装饰是一个有近40年历史的石头喷泉,供大人休憩与孩子玩耍。但因为波士顿的季节变换,这个喷泉只有半年开放,剩下半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