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古代诗歌欣赏基础上的作文教学
古代诗歌欣赏和作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技能。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能准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却不能把欣赏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致失去了很多基于诗歌欣赏的作文教学素材。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试着从古代诗歌欣赏入手,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有目的的学习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为文之道,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获得欣赏与写作的双丰收。
一、引导学生选择材料
《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两个论述基本上把握了诗歌内容的本质。无论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四言诗《诗经》,还是发展到唐宋巅峰时代的诗词,无论是以《诗经》为代表的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作品,都是对现实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和集中。唐代大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寥寥数语,选用了正午时分农人耘草的细节,突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呼吁人们在享用粮食的同时不要忘了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篇幅虽小,却尺幅千里,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这样的诗词歌赋举不胜举,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杜甫的《蜀相》等,都能够选取现实生活的点滴细节,精心制作,终成经典。
再来看看学生的作文,在150分钟的时间里,既要完成基础知识方面的测试,还要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除了读读语文书,很少涉猎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书山题海,让学生的眼光只停留在永远都做不完的练习题上而远离生活。谈到作文素材,学生们只能是捉襟见肘,囊中羞涩,他们所选的材料,要么是司马迁、苏轼、陶渊明等早已作古的文坛圣人,要么是感动中国这类活在电视荧屏中的时代精英,要么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梵高、海伦?凯勒,这些高大上的材料并没有让学生的作文给人一种崇高与悲壮,那种东施效颦的拙劣,无病呻吟的造作,常常不堪卒读。
如何改变学生这种舍近求远、舍生求死的选材现状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诗歌欣赏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选择一些传播正能量的材料,发表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对生命的思考。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就选用了女儿举报一意孤行违章行车的父亲这样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情与法的冲突等有关生命的选择。再如2016年风靡世界的8岁抗癌男孩多里安“D-strong”的故事,更是彰显了地球村的理念:地球是我家,爱传你我他。一方有需要,万众献真爱。如果学生留心生活,关注现实,这样发生在身边的例证真是不胜枚举。考生也就不必一动笔就拿苏轼、苏武来说事了。
二、引导学生运用材料
孔子有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严羽在《沧浪诗话》里也有相似的表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二者语言虽然有所差别,但大致意思应该相同:只有学习优秀的作品,才有可能达到愿望。中国古典诗歌虽然也有一小部分颇受争议,但绝大多数作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既然学生课外没有多少时间去研究作文,我们不妨在有限的时间里,借助欣赏古典诗词,让他们掌握作文的一些技巧,提高作文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把诗歌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如杜甫的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d鸡”(《绝句六首》之一),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另一种如金嘉运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蹄。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别看它貌不惊人,纤细孱弱,却深得古今文论大家的喜爱,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赞美它“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那么这首诗到底有什么勾魂摄魄的魔力让这些学界大腕念念不忘呢?
首先,从语言的角度看,这首诗绝对不是以文采取胜,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雕细刻,全篇20个字,妇孺皆知,平实直白。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选用了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思考,这位女性仅仅是埋怨黄莺吗?前一句话总是后一句话的原因,寥寥数语,描绘出一个思念远在边关的丈夫的女性形象。“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我们慢慢品酌,其所蕴含的情感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确几点,一是从语言的角度看,锦绣辉煌是一种美,能让人耳目一新,出水芙蓉也是一种美,与虚化的、刻意的造作相比,更显得清新脱俗,与众不同。倘若我们不能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那么简单清新,质朴自然也可以别有韵味,绵远悠长,如朱自清的《背影》。二是即便是很粗俗的事物,不值一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 “战略―系统”思维的特种设备监管模式及体系研究.doc
- 基于.NET的LINQ to SQL 三层架构的研究与实现.doc
- 基于.NET的高校教学督导信息化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 基于.NET的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
- 基于.NET的农作物育种助手软件的研发.doc
-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oc
- 基于“MRC”模型的工会文体活动组织模式柔性化研究.doc
-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6月)英语word版含答案.docx
-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6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历史片区复兴规划探究.doc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考前九年级中考前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中考心理减压辅导 教学PPT模板.pptx
- 1-路灯与标志牌合杆计算书.pdf
- 三一中型挖掘机SY245H SIC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生理学血液循环习题答案.docx VIP
- 高校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课件-醛酮.pptx VIP
-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100题及答案.pdf
- 2024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真题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04070.pdf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 DLT1227-2013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