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遗风真教寺 一域清真回汉情 青州东关真教寺.docVIP

千年遗风真教寺 一域清真回汉情 青州东关真教寺.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年遗风真教寺 一域清真回汉情 青州东关真教寺   摘要:青州东关真教寺,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后经历朝历代不断的修葺保护,至今完好地保留了元代真教寺的建筑格局和历史面貌,被有关学者认定为全国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本文围绕青州东关真教寺的历史渊源、建寺历史沿革、建筑规模三方面,详细阐述了还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青州东关真教寺;历史;建筑   “真教寺”是中国伊斯兰教部分清真寺的别称。中国穆斯林学者自元代以来,多用“清”“净”“真”等词语表征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记载:“他因正道和真教而派遣他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胜过一切宗教。”“他曾以正道和真教的使命委托他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胜过一切宗教,即使以物配主的人不愿意。”是故各地清真寺命名时亦以“真教寺”冠之。据考,在13世纪末杭州已建有“真教寺”。14世纪40年代末吴鉴作泉州《清净寺碑记》时,又有“真教”、“清净”之称,于是“清净”、“真教”便成了元末明初伊斯兰教的称谓。我国见于史载或碑刻称“真教寺”的有杭州凤凰寺、嘉兴清真寺、西安小皮院清真寺等。将“真教寺“这一名称沿用至今的在全国更是少见,全国各地的伊斯兰教寺院基本均被冠以“清真寺”这一名号。   青州东关真教寺则是将“真教寺”这一名称沿袭至今的伊斯兰教寺院,它很好地保留了元代真教寺的建筑格局和历史面貌,是故伊斯兰教学者们将青州真教寺称为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其他两座分别是杭州真教寺和定州真教寺。   一、青州东关真教寺的历史渊源   “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大文豪苏辙诗中的“东方第一州”便是青州。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汉代建置至明代,青州府一直是山东省的省府所在。青州亦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拥有回、满、蒙古、苗、土、壮等少数民族31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在这里,众多的回族同胞形成了多个回族聚居区,其中较为集中的回族居住地位于青州东关,回族同胞们在此已繁衍生息了近800年。   青州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清真教、回教,是由先知穆罕默德于6世纪创立。起先在阿拉伯半岛传播,随后流传至西域广大地区,居住在西域的回纥等各民族大多皈依了伊斯兰教。据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考证,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为唐永徽二年(651年)。但唐宋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是个人行为,社会影响很小。直至元朝,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才有了根本的改变,伊斯兰教几乎覆盖全中国,中国穆斯林社会形成,穆斯林的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而高于汉人和南人。   最早来青州传播宗教文化的伊斯兰教信徒,则可以追溯到唐朝。由于青州是东西交通枢纽和半岛的经济文化中心,所以青州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发达,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食人通过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来到青州,广泛开展贸易活动。最晚至唐朝就在青州设置有“青州押两蕃使司”,专门管理蕃客事务。但因蕃客流动性大,在青州定居的并不多,直到元朝,青州东关一带才形成比较稳定的回族聚居地。青州在元朝是军政重镇,是益都路总管府所在,属于国家一级政区兼军区。蒙古朝廷还在此设置藩王府,由皇族买努镇守,并在此设置了众多的军政重要机关,因而众多的穆斯林官员及其眷属陆续在青州定居,还有一部分是军队屯田于青州,回回兵随地入社,在青州定居并繁衍下来。   回族聚集青州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回族居住集中之地也随之建有宗教寺院,成为回族群众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今青州市现存的清真寺共有6处:东关真教寺、城里清真寺、云河清真寺、草庙清真寺、坡子清真寺和上黄峪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年代最早的当属东关真教寺。   二、青州东关真教寺的历史沿革   青州东关真教寺,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青州真教寺建寺碑》记载曰:“青州府东南隅有古刹清真回回礼拜寺,自大元大德六年元相伯颜后裔所立。”为元朝丞相伯颜后裔所建。碑中所言“伯颜”为元咸阳王、中书平章赛典赤赡思丁之孙,纳速剌丁之子,原名阿不别克儿。因元世祖赐以“伯颜”平章称号,故名。他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292~1307年)出任中书平章政事。而真教寺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正是伯颜出任中书平章期间。 “伯颜后裔”即今青州回族中的赵姓。   真教寺二门山墙上嵌有四方石碑,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东关真教寺创建及历代修葺的一些情况。   此碑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刻制,时任掌教赵璜查所立,现位于二门内北山墙上。碑文如下:   青州府东南隅有古刹清真回回礼拜寺,自大元大德六年元相伯颜后裔所立。自大明洪武定鼎,荒废逃散止存不过三五家。承理有明成化丙戌科进士刘瓒,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分守汉中兵备道重建。又有明正德辛未科进士杨应奎,官至河南南阳知府重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