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牛对果树的危害及防治办法
摘 要:天牛是一种常见果树害虫,对果树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天牛的种类较多,不同的天牛品种对果树会产生不同的危害,要采用的防治方法也应具有针对性。本文主要以桃红颈天牛和云斑天牛为例,分析了其对果树的危害及防治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天牛;果树;危害;防治
近几年来,危害果树的天牛种类有很多,在我国各地栽培的果树都有发生,常见的有星天牛、桃红颈天牛、云斑天牛等20多种以上,属鞘翅目,天牛科蛀干害虫,食性很杂,是危害果树的大敌。以成虫产卵孵化幼虫后蛀入枝干中,使被害树干形成许多孔洞,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对果树生产损失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果园防治天牛时,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天牛发生与危害,有利于保护果树正常生长。现就针对普遍危害果树最严重的桃红颈天牛和云斑天牛分述于下:
1 桃红颈天牛对果树的危害及防治
1.1 危害症状
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据笔者网上调查,近年来在冀东地区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果农们应引起注意。桃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幼虫在树干内蛀咬隧道,造成皮层脱落,树干中空,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致使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果品变劣,甚至死亡绝产。
1.2 发生规律
一般2年发生一代。幼虫在树干蛀食的隧道内越冬休眠,翌春天暖,越冬幼虫恢复活动。孵化的初龄幼虫在果树地皮层下蛀食危害,幼虫长到3厘米左右,则以蛀食果树的木质部为主,并向外咬一个排粪孔。入冬后,幼虫休眠,翌春开始活动,循环往复,年年如此。
1.3 防治方法
1.3.1 人工捕捉。六、七月间,成虫(俗称老牛)发生盛期,可进行人工捕捉。捕捉的最佳时间有二,一是早晨6点以前,二是大雨过后太阳出来。用绑有铁钩的长竹杆,钩住树枝,用力摇动,害虫便纷纷落地,逐一捕捉。人工捕捉速度快,效果好,省工省药,不污染环境。
1.3.2 药剂防治。根据害虫的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方法。六、七月间成虫发生盛期和幼虫刚刚孵化期,在树体上喷洒杀50%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7-10天1次。连喷几次。再就是虫孔施药,大龄幼虫蛀入木质部,喷药对其已无作用,可采取虫孔施药的方法除治。清理一下树干上的排粪孔,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向蛀孔灌注50%敌敌畏8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然后用泥封严虫孔口。
1.3.3 树干涂白。四、五月间,即在成虫羽化之前,可在树干和主枝上涂刷“白涂剂”,“白涂剂”制作:生石灰10份,硫磺1份,食盐2份,水40份调合均匀而成。把树皮裂缝,空隙涂实,防止成虫产卵。
1.3.4 锥杀幼虫。幼虫孵化期,经常检查树干、树枝,发现虫粪时,即将皮下的小幼虫,用锥子锥杀、或用铁钩钩杀、或用小刀在幼虫危害部位顺树干纵割三、四刀,杀死幼虫。
2 云斑天牛对果树的危害及防治
2.1 危害症状
云斑天牛,又名多斑白条天牛,是一种危害性很大农林业害虫。主要危害枇杷、无花果、柑橘、苹果、梨、核桃和板栗等。其成虫为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花木生长势衰退,凋谢乃至死亡。
2.2 发生规律
该虫2~3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蛀道内越冬。初孵幼虫在韧皮部为害一段时间后,即向木质部蛀食,被害处树皮向外纵裂,可见丝状粪屑,直至秋后越冬。来年继续为害,于8月幼虫老熟化蛹,9~10月成虫在蛹室内羽化,不出孔就地越冬。
2.3 防治方法
2.3.1 物理机械防治
(1)人工捕杀成虫。在5-6月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捕杀。对树冠上的成虫,可利用其假死性振落后捕杀。也可在晚间利用其趋光性诱集捕杀。
(2)人工杀灭虫卵。在成虫产卵期或产卵后,检查树干基部,寻找产卵刻槽,用刀将被害处挖开;也可用锤敲击,杀死卵和幼虫。
2.3.2 营林措施
(1)适地适树,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能力。
(2)清除虫源树。于秋、冬季节或早春砍伐受害严重的林木,并及时处理树干内的越冬幼虫和成虫,消灭虫源。
(3)饵木诱杀。如:利用天牛等蛀干害虫喜欢在新伐倒木上产卵繁殖的特性,于6-7月繁殖期,在林内适当地点设置一些木段(如桑、杨、柳、梨、栎等),供害虫大量产卵,待新一代幼虫全部孵化后,剥皮捕杀。
(4)营造混交林。某些植物对某些特定害虫有驱避作用,据研究表明:樟树对云斑天牛、桑天牛等具有驱避作用。因此,可在林内混栽樟树,采取带状、块状、行间或株间混交,能明显降低有虫株率,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避免了药物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
2.3.3 药剂防治
(1)涂白。秋、冬季至成虫产卵前,用石灰5公斤、硫磺粉0.5公斤水、食盐0.25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