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新峡村:土地流转“转”出一片新天地 新峡村作为小浪底二期移民村,于2000年整体搬迁至轵城镇东部,现有5个居民组,123户,600余口人,耕地面积650亩。2000年,新峡村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均纯收入仅2700余元,而到了2009年,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余元,实现了跨越式的“三级跳”,进入了“保8争1”的第二梯队。新峡村在建设新农村各项事业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赢得产业化调整特色村、卫生模范村、先进党支部、生态文明示范村等称号。 忆往昔一穷二白,看今朝物阜民丰,不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新峡村短短几年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呢? 解放思想,做大做活土地文章 新峡村两委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召开支、村两委班子会议,碰撞思想,达成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谋求发展的一致共识,明确了要克服直线思维、惯性思维、传统思维方式;克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小农意识;克服重眼前,轻长远,急功近利的短视毛病,树立可持续发展等新观念,培养抢抓机遇、主动出击、突出特色、敢干事干的意识。观念的解放转化为超前的行动。新峡村率先将全村650亩耕地尽数流转给5个大户经营,在我镇土地流转进程中一枝独秀,并积极尝试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如:互换地块、反租倒包、委托承包、农户之间相互流转和土地承包使用权入股等,优化了资源配置,为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 调整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通过土地流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进程,新峡村经济得到全面较快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持续较大幅度增长,由不足3000元增长到8000余元,使农民切实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次产业发展并举,三种途径促农增收。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走集约型、生态型、高效型农业发展道路。一是发展种植业。村里实行特色化种植,发展蔬菜面积70余亩,薄皮核桃220余亩,烟叶150余亩,仅种植业一项可创收近500万元,有效增加了土地收益,凸显集约农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在原有养殖专业户16户,生猪存栏3000头,年出栏7000头的基础上,投资90余万元,完善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引建宏达、宏发两家存栏5000头规模的养猪场,年出栏25000余头,实现利润5000余万元,成为带动一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同时,可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三是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将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介,主动出击,推介优势,引进外资380余万元,兴建玻璃纤维厂,安置劳动力60余人,实现群众年收入50余万元;另外,鼓励素质较高、有一定资金的失地农民“留下来”自主创业,引导其自谋职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新峡村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余户,实现创收30余万元,成为促农增收的又一亮点。 深化农业产业、机械化,服务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新峡村基于土地流转工作的成效,大力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了可观收益。依照“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成立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使全村优势产业走上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产业化发展轨道。 三、 立足民生,加快建设崭新农村 土地流转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提供了物质保障,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新峡村紧抓惠民政策、政府服务机遇,多方筹资,大力投入,借“百村富民工程”、“生态文明示范村”等契机,群策群力,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累积投入26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水泥路14400平方米,涵盖所有小巷,真正实现了硬化无死角;美化墙体25000平方米,新建花池34个,栽植各类树木2000余株,错落有致、五颜六色的植物搭配整齐划一的墙体背景,构成一幅和谐温馨的小品,装点出新峡的精美别致;架设38盏造型独特的路灯,不但为村民提供了便利,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处处彰显着新峡的文化品味。投入80余万元,建成功能完善的文化活动中心、便民超市、标准化卫生所、休闲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服务体系。 大投入有大回报,一个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展示着新峡村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四、 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土地流转后,新峡村严格遵照国家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协调,落实监督,做好征地补偿工作,维护农民在获取征地补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