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聆听南诏的余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理古城聆听南诏的余音 1982年4月,云南大理,初学自行车的白族姑娘。   苍山如翠屏装点于西侧,洱海如明镜衬 托于东侧一一建立在这一片绝无仅有 自然风光中的大理古城,已经走过 一千余年的历史,在唐、宋500多年里一直是 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遍布历史 古迹和人文景观,凝结着白族先民的智慧。而 古城久经战火硝烟洗礼,多次在战乱中进行着 损毁与重建的循环。 古城的起源   从昆明到大理,坐的是卧铺车临时改造的 硬座车,一个下铺被分成了5个座位。而从大 理火车站到大理古城,还得走过一条不宽的路, 两边都是农田。   走进了古城,漫步在被千百年旅人脚步磨 得光滑铮亮的青石板路上,看着两旁古色古香 的建筑物,旅途的劳累一扫而空。古城基本呈 长方形,方圆12里,其中南北有3条大街,东 西有6条街,街边流淌的水流是引自苍山的清 澈泉水。   从大理古城向南出发,走了约7公里,我 们来到了太和城遗址,这是一座建筑于山坡的 城池,现存金刚城及南、北两道城墙。城墙借 着山势用土夯筑而成,易守难攻,颇有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遗址内还立有一块德化 碑,原本两面刻有4500多字,歌颂了南诏国 王的文治武功,叙述了南诏的政治制度、经济 状况等。经历一千多年风雨洗刷,碑文目前仅 存数百字。这块德化碑,揭开了南诏定都大理 的前因后果。   唐朝初年,分布在洱海地区的少数民族部 落经过相互兼并,逐步形成了6个大的部落并 存的局面,史称“六诏”。其中,蒙舍诏(又 称南诏)第四代王皮罗阁是个既有能力又有野 心的君王。732年,他贿赂剑南节度使王昱, 请求统一六诏,得到了唐朝的同意。在唐朝兵 力的协助下,皮罗阁接连取得石和城、石桥城、 太和城等地作战的胜利,于738年兼并五诏, 建立了南诏国,实现了洱海地区的统一。皮罗 阁被唐朝册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第二年, 他把王都从巍山迁移至苍山洱海核心区域的大 理,建太和城作为王都。   德化碑还原了唐王朝与南诏作战的过程。 当时,在皮罗阁及其子阁罗凤的苦心经营下, 南诏实力不断扩张,不但统治了云南,还把势 力范围扩张向整个西南地区。唐朝忌惮一个逐 步强大的南诏威胁其统治,双方冲突加剧。 750年,阁罗凤拜见云南太守张虔陀,不曾想 其妻竟被太守侮辱,阁罗凤怒而发兵,杀死太 守,夺城十余处。751年,南诏联合吐蕃,在 洱海边大败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唐军战 死6万人。南诏方面也损失惨重,数个城市被毁。 为求自保,南诏归顺吐蕃,受到吐蕃册封。   754年,唐朝又派出剑南留后李宓率兵10 万进击南诏,阁罗凤诱敌深入、避而不战。唐军 不适应南方的?夂颍?军中瘟疫蔓延,还未作战即 折损大批人马,加之粮食已尽,李宓无奈撤军。 南诏军乘机追击,全歼唐军10万兵马,李宓投 江自尽,儿子死于乱军之中。因南诏两次与唐军 作战,都是在天宝年间,因此史称“天宝战争”。   虽然阁罗凤屡屡获胜,他却不愿意彻底与 唐朝撕破脸皮。为此,他不但厚葬了10万唐军, 建成“大唐天宝战士冢”,还为李宓建立将军庙。 以胜利之师身份却能作出如此拉拢人心的举动, 这为南诏与唐朝重新构建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779年,阁罗凤去世,其孙异牟寻即位。 野心勃勃的异牟寻率领20万大军,与吐蕃组 成联军,两次打败唐军,夺取了众多州县。但 唐德宗很快派出大军镇压,打败了南诏军。陷 入恐惧之中的异牟寻,先是将都城迁于喜郡史 城(今大理喜洲镇),后又搬迁至苍山中和峰 下的羊苴咩城,增兵固守,其位置大部分与今 日的大理古城相重合。战后,南诏与吐蕃的关 系陷入僵局。794年,异牟寻重新归顺唐朝, 被册封为“南诏王”。 段氏的辉煌   从大理古城向北看去,很容易就看到3座 呈品字形的白色佛塔,在碧蓝又高远、仿佛透 明的天空下格外显眼。步行约10分钟,就到 了白塔所在的崇圣寺。立在前方的是千寻塔, 高69.13米,是典型的唐代佛塔,也是现存最 高的古代佛塔之一;南北对称耸立的两个小塔 高42.17米,如同卫兵一般守护在主塔周围, 距主塔均为70米,为宋代所增建。   崇圣寺兴建于南诏,在那个科学技术不甚 发达的时代,修建这样的佛塔是一个浩大的工 程。相传白塔是采取修一层塔垒一层土的方式 修建的,等到千寻塔快修到塔顶时,堆起来的 土坡绵延十余里,从坡底走到坡顶要好长时间。 因人手紧张,还用山羊来运送物料。白塔修建 完毕后,再逐层把土挖去,让佛塔一点点地显 露出来,这就是“堆土建塔”及“挖土现塔”。 据记载,修建千寻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 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这座寺庙与无为寺、 感通寺、宏圣寺等寺庙一道,在南诏、大理国 的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902年开始,南诏的政权就陷入了持续动 荡和快速更迭之中。先是权臣郑买嗣夺权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