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全程的复习方略配套讲稿:文言文阅读(山东专版).ppt

版高中语文全程的复习方略配套讲稿:文言文阅读(山东专版).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版高中语文全程的复习方略配套讲稿:文言文阅读(山东专版).ppt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 另外,在实词与虚词两者间,大量的、难于掌握的是实词。 对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把握,考生要重点考虑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以及词类活用等文 言现象。文言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考试说明》又明确指 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18个)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应该说 虚词比实词好掌握。但文言虚词同现代汉语的虚词相比,要比文 言实词同现代汉语的实词相比的差距大。文言虚词中,几乎没有 一个词是古今完全相同的,而且用法复杂,使用频率还颇高。所 以在下工夫学习实词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虚词的学习。需要提醒 的是: ; 1.文言虚词也存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混淆的问题。如文言文中的“所以”连用,常常是“所”和“以”两个单音词,不能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同解。还有“于是”、“至于”,也常常???介词“于”和代词“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其意义绝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和介词“至于”。 ; 2.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更多,情况更复杂,甚至在同一语段中使用同一虚词,词性也相同,含义却各异。如《察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这段话中,用了四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如果笼统地译为“他”就会指代不明,因为它们指代对象不同,第一个指代“抱婴儿的人”(前文有交代),第二个指代“婴儿”,第三个指代“婴儿”,第四个指代“婴儿的父亲”。 ; 3.注意文言中的兼词。所谓兼词,是指古汉语的合音兼义词。从语音上讲,是由两个(或三个)字音合成的一个音节;从词义上讲,是指一个词包含有两个词的意义。如“盍”、“焉”、“诸”、“叵”等有时“兼义”,要分别讲时为“何不”、“于其间(于之)”、“之于(或‘之乎’)”、“不可”。 4.同一个意义,可以用多个语词表达。如第二人称代词“你”,在文言文中就用“女”、“汝”、“若”、“而”、“尔”等多个词来表示。; 二、掌握语法规律是通向文言文阅读的一条捷径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 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疏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 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 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 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工夫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及一些固定句式。; 三、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 容着人物事件、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战争、礼俗、宗法、 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选入我们中学教材 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 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 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 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郡制、刑法、科举制度,人 的姓名、字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 体了解。 ; 学习阅读文言文,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学会分析综合文意特点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阅读学习的任务。;山东最新《考试说明》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1.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所谓“浅易”,就是命题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认知,能够让学生阅读有兴趣,思考有规律,答题有方法,不出现冷僻、艰深、晦涩的题目,不故意为难学生。 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二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三是侧重于文中相关信息的筛选,文章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