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和利用兰坪文物工作和探索
保护和利用兰坪文物的工作和探索
摘 要: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本文就兰坪县文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剖析和探讨,并结合兰坪实际,提出了一些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新途径、新措施,旨在充分发挥文物管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物;保护和利用;社会效率;
中图分类号:G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3-00-02
一、兰坪文物基本情况
兰坪,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世人誉为“三江之门”。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不仅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其中最令我们引以自豪的,就是文物。
到目前为止,兰坪县拥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水坪洞穴遗址、茶马古道老母井段);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兔峨土司衙署和杨玉科将军故居建筑群);四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金鸡寺、张文寿墓、通兰武装暴动胜利纪念碑及回龙厂冶炼遗址)以及18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同时,县文物管理所自1990年成立以来,还先后征集到县内珍贵文物约500件,其中包括:剑齿象乳牙、新(旧)石器时代的各类石器、青铜器、古弓箭、三类叉、玉器、火葬罐、瓷器等。经有关专家鉴定,其中属于国家二级文物的有1件,国家三级(上)的文物有2件,国家三级文物的有14件,一般文物1000多件。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在省、州文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兰坪县按照《国务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的精神,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兰坪县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文物普查,共记录文字资料1万多字,拍摄图片500多张,确保了普查资料的真实性。另外,普查小组根据各乡镇上报的文化信息和群众提供的文物线索,积极开展了查缺补漏工作,先后完成了河西元宝山古人类文化遗址、金光塔、天仙桥、玉狮场普米族乡土建筑群、锣锅箐普米族乡土建筑群、富隆厂、石登省立小学、新华文昌宫、大佛寺、啦井盐矿遗址、西关桥、啦井解放纪念碑、龙王庙、文笔寺、翠林寺、烟川石棺墓、信昌坪古文化遗址、马鞍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等23个具有一定考古研究价值的新发现点的田野调查。
总之,通过这次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兰坪的文物家底,为今后的文物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坚持“抢救为主,保护第一”的工作原则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开发,如何进一步坚持“抢救为主,保护第一”的工作原则,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是县一级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因此,近几年来,兰坪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立足文物工作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强化各方面认识,健全体制机制,既保证了文物安全,又促进了文物保护和利用并举。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兰坪的文物事业虽然底子较薄,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县委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文物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利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文物保护利用作为县委政府推进工作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氛围上不断浓厚,在财力上加大投入,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机构、人员队伍和文物所硬件建设,在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的情况下,坚持“从强、配优”,确保有机构问事、有领导抓事、有人员办事,实现了县级有文物保护专门机构、乡镇有专人负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管理委员会的保护格局。
(二)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由于文物古迹大多分布在乡镇和偏远村落,点多面广,呈单体分布,如果规划不到位、利用不科学,不仅会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被动,也不利于文物的有效利用。针对这个情况,多年来,兰坪县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综合考虑文物分布特点、文物生存环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启动编制了一系列涉及文物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划,努力把文物保护利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最大限度地把土地利用总规、县城发展规划等带动发展的一系列总规、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详规一道部署、一起论证、一同评审,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统筹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加强宣传,增进共识。
县文化部门每年都通过召开各类会议、组织系统学习、加强人员培训,进一步强化县、乡、村三级对文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理念;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县文物管理所都及时印发宣传资料、图片画册,凭借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增强各阶层、各群体对新形势下文物工作的认知感。如此一来,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