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号分子与叶锈菌诱导下小麦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表达分析
信号分子与叶锈菌诱导下小麦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的表达分析
摘要: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1,PR1)是一类以基因家族形式存在的重要病程相关蛋白,在前期研究中,在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TaLr35中成功获得了1个小麦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TaLr35PR1,具有植物防御体系中的SCP保守结构域。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含有信号肽,定位于细胞间隙,可能含有跨膜结构域,相对分子量为17.3 ku,与多个植物病程相关蛋白1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结合genetools、SPSS软件分析TaLr35PR1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信号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明显诱导该基因表达,且用信号分子预处理后接种叶锈菌,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构建了TaLr35PR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ASY-PR1,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17 ku的融合蛋白,明确其最佳诱导条件为在 0.8 mmol/L IPTG下于25 ℃诱导8 h。
关键词:叶锈菌;信号分子;病程相关蛋白1;表达分析;原核表达
中图分类号: Q7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028-04
收稿日期:2014-08-2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3CB12770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C2012204005)。
作者简介:栗小英(1988―),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分子植物病理。E-mail:506112516@163.com。
通信作者:王海燕,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E-mail:ndwanghaiyan@163.com。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抵抗病害对自身生长的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感受生物胁迫信号的机制,通过体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激发转录因子与相应的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进而启动特定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最后导致植物对胁迫作出反应[1]。病程相关(pathogenesis-related,PR)蛋白质在信号传递与胁迫应答中起调节作用。PR 基因的最初发现主要是由于它们在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时会大量表达。PR蛋白质除了在抗病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在植物抗衰老、伤害、非生物逆境胁迫和激素处理,以及正常生长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PR蛋白家族中,PR1是一类重要的蛋白,但对其作用机制以及靶物质还尚不了解[2]。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或乙烯(ethylene) 可诱导PR1基因的表达,常被作为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的分子标记[3],因此,PR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PR1蛋白最早从烟草中发现,随后从许多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鉴定出PR1基因。PR1是一类可经病原菌和SA大量诱导表达的PR蛋白,蛋白分子量为14~17 ku,有酸性和碱性,大多呈碱性。PR1 被证实具有抗病毒扩散、限制真菌入侵和保护植物抵御逆境胁迫等功能[4-5]。Agrawal 等研究证明OsPR1a、OsPR1b基因受茉莉酸(jasmonic acid,JA)、SA、过氧化氢(H2O2)、蛋白酶抑制剂斑蝥素(cantharidin,CN)、草藻灭(endothall,EN)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的诱导,对光伤害及磷酸酶抑制剂等环境胁迫和化学处理作出反应[6-8]。杨德翠等研究发现,PR1基因表达量与水杨酸的积累密切相关,表达量的升高增强了牡丹对柱枝孢叶斑病(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的抗性,并且发现该病侵染牡丹 24 h 后,PR1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9]。
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小麦生产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尤其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威胁全球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35,其抗性从2叶期开始表达,6叶期完全表达,是1个十分有效的成株抗叶锈病基因。笔者前期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含有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35的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35中获得1个PR1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TaLr35PR1[10]。本研究拟利用半定量RT-PCR明确TaLr35PR1基因在受叶锈菌和信号分子诱导后核酸水平的表达特征,为进一步探究其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