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kqblxjy1201.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位亲们:购买课件押题请联系QQ:764685106 医学交流QQ群:214361612 口腔黏膜病            正常口腔黏膜      一、基本病理变化   过度角化(hyperkeratosis)   过度角化也称角化亢进,是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在口腔黏膜指正常情况下有角化的区域角化层增厚或正常时无角化的区域出现角化。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         组织学表现:   过度角化在组织学上可分为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两种。   过度正角化是角化层增厚,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消失,形成均匀性嗜伊红染色的角化物,伴有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   过度不全角化为增厚的角化层中尚见残留的细胞核,粒层不明显。         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角化不良也称错角化,是指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角化不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良性角化不良;另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            1.良性角化不良:出现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         2.恶性角化不良:有时可见细胞核,细胞形态有异型性,见于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见于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      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   1.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   正常情况下,上皮的基底细胞排列整齐,细胞的长轴即极性朝着一个方向。基底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及细胞核的长轴方向不一即所谓的极性丧失。         2.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   正常时上皮只有一层基底细胞,异常增生时可出现多层基底样细胞。因为基底细胞是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基底细胞增多即意味着增殖细胞的增多。         3.核浆比例增加      4.上皮钉突呈滴状   正常时,上皮钉突近上皮表面处宽,近固有层方向窄。上皮钉突末端膨大即近固有层方向宽,意味着钉突处的细胞增殖过度。            5.上皮层次紊乱   正常口腔上皮:基底细胞长轴垂直于黏膜表面,棘层、粒层和角化层细胞长轴与黏膜表面平行,反映上皮分化成熟的规律。   上皮细胞层次紊乱:意味着上皮分化和成熟过程的异常。         6.有丝分裂相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               7.上皮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   正常口腔上皮的有丝分裂位于基底层及副基底层,随着细胞向上皮表面的迁移,细胞失去分裂能力,最后在黏膜表面脱落。如果细胞在上皮较浅的部位仍保持分裂能力,说明上皮成熟的障碍。         8.细胞多形性(细胞形态、大小不一)         9.细胞核浓染      10.核仁增大      11.细胞黏着力下降   口腔水平细胞之间借黏附分子互相紧密连接在一起,以保持上皮的完整性。细胞黏着力下降表现为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大,细胞间桥消失。         12.角化不良   即在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         上皮异常增生   与癌前病变有关的个别细胞改变称为非典型性,上皮总的紊乱称为上皮异常增生。   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①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②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③核浆比例增加;④上皮钉突呈滴状;⑤上皮层次紊乱;⑥有丝分裂象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⑦上皮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⑧细胞多形性;⑨细胞核浓染;⑩核仁增大;细胞黏着力下降;在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并不是以上12项均出现才诊断为上皮异常增生,根据以上项目出现的数目,而分为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较轻时细胞稍增大,胞浆呈空泡状,称空泡性变;水肿严重时,细胞发生液化溶解,破碎,细胞排列不齐,基底膜不清,甚至消失。常见于扁平苔藓和红斑狼疮。         棘层松解(acantholysis)   棘层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粘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棘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此种病变见于天疱疮等。      疱(vesicle)   黏膜或皮肤内贮存液体而成疱。疱凸出于黏膜,表面呈半圆形,周围有的有红晕。按内容物分水疱、血疱及脓疱;按大小分大疱直径>5mm,1~3mm者为小泡,聚集成簇时称疱疹。口腔黏膜的疱由于经常接受机械刺激,所以疱形成后很快就破裂,且不结痂皮,这是由于口腔内经常有唾液湿润的原因。                     在组织学上根据疱形成的部位可分:   1.棘层内疱:天疱疮、病毒性水泡   2.基层下疱:类天疱疮、多形渗出性红斑            糜烂和溃疡   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叫糜烂。可由机械刺激或药物烧伤而引起,也可继发于水疱破溃后,如疱疹。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