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魂”刍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握诗“魂”刍议   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构筑了历代前贤一个个或纯美或悲愤或豪壮或婉曲的心灵世界。所以,在高考的诗歌鉴赏类题目中,考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内容;而从非功利角度看,把握诗“魂”也是中学生感受古人的伟大人格、细腻情感,甚至体会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让高中生超越时代背景、语言文字等障碍,触碰到浸润深藏在这些瑰丽诗词中的古人灵魂呢?   一、“魂”兮何所在   “魂”无形无质,必须有“体”载荷方可。所以有哲人说,我们的灵魂就是一位住客,而我们的身体就是屋舍。其实诗魂亦然,诗歌内容就是其屋舍,我们欲拜访之,必须首先叩开其屋舍之门扉,否则将会抓耳挠腮地在屋外徘徊,而遗憾地与住客缘悭一面。   愚以为这扇门就是诗歌抒发思想情感的依托、基础,它可以是人、事、景、物、史、典故……也就是说,除了直抒胸臆之外,诗歌抒情方式大致是写人抒情、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借物抒情、咏史抒怀、用典抒怀大致这样几种类型。有的诗歌是以一种抒情方式为主,但很多诗人灵活多变,而兼用两种甚至多种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但无论单一抑或多种,只要我们明确了诗人缘何抒情,那么其如何抒情、所抒何情自然都隐约可见。   二、“魂”兮安可求   1.注重诗眼提挈   何谓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所以当你要把握诗人思想情感而寻找诗歌中抒怀的基础依托时,你能忽略这颗明珠吗?例如2008年全国卷Ⅰ的这首诗歌: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蓬。   诗歌抒发情志依托于眼前景,虎踞龙蟠的形胜之地和鸥鹭安栖、天鸿缓飞的悠闲美好之景;而且还建立在心中所泛起的万代历史的厚重基础上,从三国鼎立开始,历史上的无数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赫赫功业,然而就像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逝无踪。由自然到人事,蓄势已然如危楼欲坠,堤坝将溃,此时末句逼出一个“羡”字,何等之顺理成章。做个闲散渔家,在此等形胜静谧之所归听雨打篷,岂不堪羡?效足过往英豪,于那般纷乱艰难尘世白忙一场空,又有何羡?一眼溢情,当真毫不为过。   明了诗人缘何抒情,此乃张目;而剔出诗眼,正是举纲。二者可相得益彰,使得全诗豁朗。   2.注重前后印证   所谓前后印证,主要是指抒情依托多样化的情况下,应该让不同抒怀基础所导出对诗歌思想情感的不同逻辑表述互相对照比较,或者说要让一首诗中不同诗句、相异内容所归结出的诗魂互相厮认,是否吻合无差。例如2008年全国卷Ⅱ: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很明显,一、二句纯是写景,三四句主以叙事。虽然表达方式不同,或者说内容不同,但他们的指归却是同一无二的。车马不临门,烟消尘寂,只得在悲切宿鸟声中自行掩门,岂非孤独郁闷之情。而首二句所写之景,不也是留春难住,落红狼藉,悄近黄昏的悲凉凄冷之景?毫无疑问,景情相谐。加上以注释背景印证,自然暮春即人生之暮春,整首诗歌不就是表达政治失意后的落寞悲凉之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吗?   上面这首诗歌其实还告诉我们,除了不同内容的诗句之间印证外,还要用诗歌中的细节来印证你的解读。比如注释、标题等细小之处。例如2008年湖南卷的诗歌鉴赏就涉及到李白的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歌标题中的“左迁”二字就是印证判断的关键。   3.注重文言修养   作为高中生,读诗歌最困难的莫过于古诗中深奥晦涩的字眼和叶韵对仗的倒文,所以如果没有深厚的文言功底,这些很有可能成为你疏通诗句的拦路虎。如果连字面意思都弄不明白,你又如何披文入情呢?有这样一首诗歌:   题红叶 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一个“谢”字可以说是整首诗绕不开的关键,如果了解《玉台新咏#8226;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这句话,你就会知道“谢”字作“告诉”、“告诫”解释,诗歌就豁然开朗了。原来诗人是要寄情于物,表达一个深锁宫中、终日闲愁的宫女对自由、对幸福的强烈的向往和渴望。现实生活中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诗歌鉴赏中一个字难倒一大片也是数见不鲜了。只有将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