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史视野下历史学研究
全球史视野下历史学研究
《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约翰?R.麦克尼尔、威廉?H.麦克尼尔著,王晋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L.S.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L.S.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张善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环境的述说,15―21世纪》(第三版),马立博著,夏继果译,商务印书馆,2017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约翰?R.麦克尼尔著,李芬芳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
《1916:全球史》,基斯?杰弗里著,徐添译,海南出版社,2017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李伯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梅天穆著,马晓林、求芝蓉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第二版),叶维丽著,周子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全球史观念自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在《西方的兴起》一书中提出以来,逐渐得到了国际史学界的认可与接受。全球史研究不仅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而且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很多原有的史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化风起云涌的时代,以民族国家为框架来书写和研究的传统史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与不足,根本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史学研究领域开始吸收全球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来重新审视原来的研究课题,并且出现了众多新的学术增长点。
著名的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Croce,1866―1952)指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深度融入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对全球化进程有着越来越多的现实关切。反映到历史学领域中,就是学者们更加注重运用全球史的视野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全球史”成为中国史学界近两年的一个重要学术热点。2017年,一大批运用全球史研究方法或者具有全球史视野的史学研究著作得以出版,既有像《麦克尼尔全球史》《全球分裂》《全球史纲》这样贯通各个时段的通史类著作,也有像《现代世界的起源》《太阳底下的新鲜事》《1916:全球史》这样聚焦某个主题、时段或年份的全球史著作,还有像《火枪与账簿》《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这样具有全球史视野或者运用全球史研究方法的专题性研究著作。整个中国史学界对全球史的译介与研究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的繁荣景象。
贯通各个时段的全球史通史类著作
今年最引人瞩目的全球史通史类著作当属威廉?H.麦克尼尔(WilliamH.McNeill,1917―2016)和约翰?R.麦克尼尔(JohnR.McNeill,1954―)父子撰写的《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该书原名“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TheHumanWeb:ABird’sEyeViewofWorldHistory),这一版的中译本使用“全球史”来命名,反映了全球史研究在中国当今史学界的热门程度。作者在导论中明确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各种相互交往的网络。”也就是说,作者把“网络”作为书写全球历史的一个核心概念,并用它作为统摄全书的解释框架。在作者看来,网络“就是把人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一系列的关系”,“塑造人类历史的,正是这些信息、事物、发明的交换与传播,以及人类对此所做出的各种反应”。[1]
作者认为,语言的发展使人类远古的祖先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交谈、信息和物品的交换,在狭小的群体中形成了社会,然后不同的群体之间通过暂时性和偶然性的交往,形成了一种非常松散、非常遥远、非常古老的第一个世界性网络(the firstworldwideweb)。到距今12000年左右的时候,农业文明出现,各种新型的较为紧密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网络形成,它们通常集中在适于定居生活的地区。大约在6000年以前,各地的城市发展起来,使那些地方性网络演变成了各种都市网络(metropolitanwebs)。大约在2000年前,各种小的都市网络逐渐合并,形成了最大的旧大陆网络体系(The OldWorldWeb),它囊括了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地区。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上各个都市网络终于连接成了一个唯一的世界性(Cosmopolitan)网络。从此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越发成为整个全球性网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者认为,“这些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人类网络的发展历程则构成了人类历史的总体框架”。[1]4
《麦克尼尔全球史》这部通史类著作无论是从谋篇布局,还是从解释框架上,都给人耳目一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