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名称型钢及板带钢轧制工艺制度的制定与实践-WebcamDada
碳钢的热处理及组织性能分析
1. 实验设计基本要求
热处理是指:将固态的金属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方法,改变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使用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在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如下关系:
设备 → 工艺 ↘
↑↓ 组织→性能→应用
原材料 → 成分 ↗
要求学生针对给定的碳钢材料-45钢,查阅资料、结合实验室现有设备:箱式电阻炉、淬火水(油)槽、抛光机、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设计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得到7种不同的金相显微组织:①珠光体+铁素体;②索氏体+铁素体;③屈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④马氏体+残余奥氏体;⑤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⑥回火屈氏体;⑦回火索氏体。
45钢试样
箱式电阻炉
淬火水槽、油槽
铁钳子
金相砂纸
抛光机
金相显微镜
洛氏硬度计
碳钢热处理后测定其硬度值、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对比同种材料经不同热处理,性能差异,分析钢中组织的转变过程。学生4人一组,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和讨论,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可任选其中一个实验内容,设计热处理工艺制度,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2. 学生根据需要收集、查阅如下资料
(1)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
(2)教材《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工艺学》中的金属的加热、退火和正火 、钢的淬火及回火、热处理工艺设计等内容。
(3)查阅期刊论文《热处理工艺对碳钢硬度的影响》、《45钢热处理工艺和化学成分与性能的关系》等相关论文。
(4)箱式电阻炉、洛氏硬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查阅文献
文献资料
3. 检查设计方案
布置实验任务后一周内,每组学生上交实验设计方案,经教师检查:对认为可行的方案安排实验时间;对明显错误的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可进行实验。
本实验设计重点在于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Fe-Fe3C状态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热处理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1)加热温度的确定
淬火温度取决于钢的临界点。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确定
加热保温的目的是为了使零件内外达到所要求的加热温度,完成应有的组织转变。其时间主要取决零件的尺寸、形状、钢的成分、原始组织状态、加热介质、零件的装炉方式以及加热温度等。
本实验中用圆柱形短试样,在电阻炉中加热,按直径每毫米大概一分钟计算。如D=12mm,加热时间约为t=11min。
冷却介质与方法
与冷却介质适应是最终获得组织与性能的重要工艺因素,淬火介质主要根据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来确定。常用介质有水、盐水、油、空气等。
提交实验方案
4. 学生实现设计方案,展示实验结果
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流程:热处理操作→金相观察→硬度测定→结果分析。
热处理操作
夹取试样
油淬
夹取试样
水淬
金相砂纸打磨试样
试样抛光
试样抛光
金相腐蚀
试样冲洗
腐蚀后的试样
金相组织观察
金相组织观察
金相组织分析
洛氏硬度测定
实验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每个学生上交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拘一格,(1)要写明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2)写明查阅期刊论文的名称,所引用的内容;(3)自己在本实验中的分工和所起的主要作用;(4)实验总结:试验中学到了什么;试验成功之处,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深入的剖析。实验结果固然重要,但实验分析和总结更重要。
5. 学生通过实验在以下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1)综合运用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工艺、热处理设备、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学生针对给定原材料,设计热处理工艺制度的能力。
(2)查阅资料和引用资料的能力。
(3)与人沟通、小组协作及组织能力。
(4)自主操作箱式电阻炉、抛光机、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的能力。
(5)数据处理、实验分析的能力。
(6)创新意识及自主实践能力,总结的能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