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艰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书的艰辛

科举的磨难 宋代,陈亮,51岁中状元,52岁去世 明代,刘理顺,53岁中状元,考了11次 清代,沈德潜,67岁中进士,考了17次 清代,龚自珍,27岁中举,38岁考中进士,考了5次 身心的损害 常见病症; 心理上,往往表现为焦躁、偏执、抑郁、心理脆弱、失衡等; 身体上,普遍表现为早衰,眼疾,颈椎病等。 身心的损害 唐白居易:“二十以来,昼课赋,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唐元稹:“余今年始三十二,去岁已生白发” 唐韩愈:“予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 宋欧阳修:“目日益昏,听日益重” 宋苏轼:“臣近以左臂不仁,两目昏暗,有失仪旷职之忧” 读书从来是苦乐兼有之,历代读书人为此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无怨无悔,陶然其间,其中的苦与乐正如刘禹锡的那首《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雨 ——古代读书人的幸福生活 主讲人:胡永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明·冯梦龙辑《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读书人的幸福源泉之一——地位 有福读书的基本条件: 有书可读,即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有充足的读书的时间 有读书的天资,会读书,善读书 孔子读周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读书人的幸福源泉之二——过程 陶渊明读《山海经》,“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李清照,“(读书)乐在声色犬马之上” 倪思,“松声、涧声、山禽声……以读书声为最” 陈继儒,“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读书人的幸福源泉之三——收获 读书人的幸福源泉之四——延年益寿 苏轼,“无事此静坐,一日抵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明代谢肇淛(zhè),“无事常读书,一日是四日。若活七十年,便二百八十。” 读书人的幸福源泉之四——延年益寿 宋代120位中举者,平均寿命为63.5岁; 明清两代状元,平均寿命为61岁。 哈佛医学院2008年最新报告,寿命延长现象只在受过高等教育人群中出现,平均延长六年。 丹麦科学家研究,高学历的男女分别比其他人多活2.7年或2.2年。 读书人的幸福源泉之五——自我提升 提升气质 提升身份 提升生活品质 书香传家 读书改变形象气质 苏轼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黄山谷:“人胸中久不用古人浇灌之,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读书提升身份地位 读书致仕是普通百姓跻身上层社会的最佳途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书改善生活条件 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书香门第 耕读传家 社会的普遍推崇与尊重 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族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模式 获书的烦难 读书的艰辛 求索的痛苦 科举的磨难 身心的损害 读书人的幸福源泉之六——苦难 获书的烦难——购书不易 可购图书数量稀少,品种单一 信息不灵 交通不便 书价昂贵 获书的烦难——购书不易 我国古代图书出版情况: 据历代各种书目统计,我国自西汉至清朝为止的二千多年间,出版书籍大约十八万一千七百多部,内含卷数二百三十六万七千多卷。其中: 西汉至南北朝 12,787部(内含86,233卷) 唐 10,036部(内含173,324卷) 五代至明 32,283部(内含407,589卷) 清 126,649部(内含l,700,000卷) 2015年我国出版图书45万余种 获书的烦难——购书不易 明代图书价格: 例:《封神演义》,时价二两银,相当于当时280斤米价,一个知县的月俸是米900斤,中央政府管理图书的九品典籍月俸600斤米。 清代图书价格: 例:乾隆时期每册刻本平均价格为0.6两银,相当于50斤米,或13斤猪肉,或60只蛋;当时中央政府录用的公务员每月报酬是1.8两银。 获书的烦难——借书之难 唐朝杜暹在家书中说:“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 明代范钦,天一阁主人,“书不借人,书不出阁”、“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 清代,袁枚,“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清代,曹溶《绛云楼书目题词》,“好自矜啬,傲他氏所不及,片楮不肯借出。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