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珍藏的“黄埔军校派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珍藏的“黄埔军校派令”   在南京朝天宫旧货交易市场,有一“锦绣阁”经营民国时期的军事纸品居多。笔者在此淘到一纸“黄埔军校派令”,尺寸为380×265 mm,内容:“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派令,办人字第九号。兹派苟履之为本分校教育处上校战术教官,此令,校长蒋中正,主任宋希濂,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钤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关防),监印刘福远”。   派令内容使人一目了然,店主还特别向笔者提示“苟履之”后来是国民党将军,话中有话,但笔者更看重其关防。何谓关防?据史料记载:明初,各布政司与六部常以预印的空白印纸作弊,明太祖发觉后,改用半印,以便拼合验对,取其“关防严密”之意,故名关防,其形长方。其后不作勘合之用,而形制未变。正规官员使用正方形官印称“印”,印用朱红印泥,关防用紫红色水,俗称紫花大印,常见于清代文书。此种印制由明、清两代沿用至民国。黄埔军校毕业证书及派令训令,所盖校印多为长方形,校长印为正方形或手迹名章。黄埔军校史及黄埔二十二期同学录特附印谱专页,标志各时期本校校印,以为纪念,但遗憾无一分校关防。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是抗战时期排序最后之分校,仅培训二十期一届学生,因其成立晚,且时间不长,加之历史原因,故存分校史料无几,民间更为鲜见,缘此笔者收之藏也!   黄埔军校(新疆迪化)第九分校概述   一、分校沿革   该分校之历史应溯源自前清“武备学堂”、“武备速成学堂兼兵目学营”、“陆军小学堂”、“将弁学堂”。辛亥革命后,最早为杨增新、金树仁主政新疆之“讲武堂”、“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盛世才任新疆督办时,易其名为“新疆军官学校”。1942年,蒋介石亲赴西北考察,派其夫人宋美龄暨朱绍良巡视迪化时,全市都挂上了中华民国国旗,显示青天白日遍新疆。此时盛督办接受改组军校建议。翌年3月27日,奉命改组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并以当时在校受训学生之第六期改为第十八期,第七期改为第十九期,第八期改为第二十期。1944年5月,国民政府鉴于该分校学生素质较低,且在新疆招生不易,乃将成都本校入伍生团第三营之学生送往迪化,为二十期学生。军官队学员分别编入第十八、十九、二十期。复将新疆军官学校时期之第一至五期毕业生调回九分校补训,依各期毕业先后,分别改定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十二、十三、十五、十六期。各期学生之一贯教育目标为“训练军事人才,巩固边防”。   二、校址―“一炮成功”   该分校校址原为新疆军官学校校址,位置于迪化东门与近山“一炮成功”之间。“一炮成功”昔为一无名山岭,但可瞰制迪化全城。清朝钦差大臣左宗棠平变乱,由哈密向迪化进军,迪化城为敌兵所据,不能入。左氏集重兵于该一无名山岭,欲全力破城。甫一炮,而敌兵尽溃,大获全胜,左氏于山岭建炮台,以资纪念,并以“一炮成功”名之。该分校校址位于此处,颇收效先贤,激发战志之功。   三、组织简况   1943年3月27日,该分校奉命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分校,组织方面亦有变更。校本部长官为主任、副主任,下设政治部、教育处,训练单位含学生总队、军官教育队、入伍生预备教育班、通信教育班、警卫营,组织尚称完整。重要人事为:新疆省督办盛世才兼主任,龚愚为副主任,邱毓熊为政治部主任,郭文渊为教育处处长,李廷玉为学生总队长,汪明时为警卫营营长。1944年8月,盛世才调农林部,由副主任龚愚少将暂代主任。同年12月龚代主任他调。1945年春,该分校奉命与一分校合并,由前第一分校主任刘仲荻中将任主任(未到差)。中央再派宋希濂中将为主任,唐井然副之,下设办公室、教育处、政治部、总务处、会计室,并委谢淑周为教育处处长,卢光远为学生总队长(后由赵安常继任)。   四、政治环境及学生来源   该分校在盛督办治理新疆环境下成长。盛氏治疆方针在于贯彻六大政策,即:一曰反帝(日本帝国主义);二曰亲苏(苏联);三曰民平(各民族一律平等);四曰清廉(澄清吏治);五曰和平;六曰建设。六大政策又以清廉政策为基础。为此还成立了财政监察委员会,随时到各机关检查账目、库存、审核预决算。凡地方官吏、军官贪污款项达一百元者即行判处死刑。盛氏心腹团长权中海因吃空额而被枪决了。同时,还有几位县长也因贪污被枪决。于经济则采取限价政策,行实物补给,以致供求相应,物价平稳,军公人员月入有余,故均能专心从公。盛氏做法着实迷惑了不少人,有的还认为其是开明或进步督办。   该分校学生为在“民平”政策号召下吸取各民族之知识青年。故新疆境内14个民族俱为学生来源,14个民族包括汉、满、回、蒙、维吾尔、哈萨克 、锡伯 、塔塔尔、索伦、乌孜别克、塔蓝旗、柯尔克孜、白俄罗斯等。除汉、蒙、索伦族外,余均信仰伊斯兰教。大多秉性勇敢,习于骑射。龚副主任任职后,深认新疆亟待开拓,内地与边疆文化尤应交流,乃建议由成都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