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运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味地黄丸运用

六味地黄丸运用   病例简介      患者,男,68岁,工人,2007年3月初诊。   患者自退休后(6年前),因腰酸乏力,精神不振,夜尿频数,时时潮热,日渐消瘦,时有耳鸣,并经体检除血压偏高、血脂稍高外,无任何器质性疾病。因上海有许多人普遍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同事据其所述病情,说是肾亏所致,推荐其服用六味地黄丸,3次/d,每次8粒,一直服至现在。至今7年虽未见任何不良反应,但病情也无明显改善。最近因耳鸣突发严重,白天尚轻,至晚上耳鸣似蝉鸣不止,影响睡眠,夜尿日频,而来就诊。症见:面色萎黄,乏力腰酸,耳鸣不止,纳、便尚可,夜寐不宁。测血糖、血脂、血压基本正常。此因年近七旬,肾气衰弱,五脏俱虚,痰瘀内结,津化为痰,血滞为瘀,虽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似药症相符,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故以六味地黄丸方(汤丸并用)并加大剂量用之。熟地30g,山药30g,茯苓15g,山萸肉10g,丹皮10g,泽泻10g,丹参30g,黄芪30g,骨碎补60g,石菖蒲10g,磁石60g,龟板15g(先煎),淮牛膝15g,炙甘草5g,7剂。并配(浓缩)六味地黄丸2瓶,每次20粒,3次/d,同服。   7日后复诊,耳鸣明显减轻,夜寐稍佳。再以原方继进,并配自制胶囊剂。西洋参100g,水蛭60g,海马40g,研极细,用0号胶囊套服,3次/d,每次3粒。   前后服药(汤与丸)约3个月,诸症若失,精神好转,耳鸣消失。嘱其停服汤剂,继服六味地黄丸至今,自觉轻劲多力,一切正常。   学生 六味地黄丸目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有许多人,尤其中老年人,一年四季皆服此药,尤其是上海、江浙一带,更为盛行,有的人把此药当作滋补保健品来服用,这样的情况是否正常?   老师 由于六味地黄丸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药性平和,补泻并施,入口不苦,有的人服了确实有明显的补肾效果,如精神好转、腰痛减轻等。但人人服用,不加辨证,盲目用药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在没有医师指导下,擅自购药,长期服用更是不可取的。我曾见到一位中年妇女因腰酸背痛,有人推荐其服六味地黄丸,结果不但无效,反增胃纳不佳,大便溏泄之证,来院求诊,发现是盲目服用六味地黄丸所致,改用藿香正气丸和香砂养胃丸后,诸症得解。所以此药不能盲目服用,确定为肾阴不足者方可服用,更不是滋补品和保健品。   即使是。肾虚证也没有必要长年服用,因为任何药都有其特定功效,说得普通一些是有其偏性,以药之偏性,纠人体之偏正。如补阴药是有补阴之功,偏于补阴而无补阳之功,而只可用于人体阴虚阳亢之证,以纠正人之阴虚之体。六味地黄丸是一种补肾阴为主的中成药,只有阴虚者可以服用。若长期服用阴寒之品,容易碍邪,因此若不加停服,可以出现阴邪内盛,湿阻气滞。常见胃纳不佳,口舌浊腻或白滑,同时也常损及阳气,出现畏寒怕冷,口吐白沫等阳虚内寒之证。所以绝不能常服,而需中病即止,及时请医生辨证。   六味地黄丸虽是补药,也同样会出现这种不良作用,尤其是“虚不受补”之体,脾胃虚弱之人,若常服或大剂量服六味地黄丸,就会出现损伤脾胃的现象,纳差、便溏、消瘦等会相继出现,所以我认为要辨证施用,对症用药,即“有是症用是药”。六味地黄丸的运用也要遵循这条原则。   学生 上述病例老师用六味地黄丸(汤)进行治疗,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效果?而且服药时间长,药量也不少,这又怎么理解?其中辨证施治的思路请老师详解之。   老师 确实,从上述病例中可以看出,自始至终是以六味地黄丸而见功,而且用药时间之长也是少见的,患者前后用此方药达8年之久,而未见不良作用,关键在于正确辨证。   辨证的方法第一是确定脏腑为何脏之病;第二是分辨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第三是对症施治。该病人为肾虚证无疑,因年近七旬,肾气衰惫,而又有腰酸、耳鸣、尿频等典型的肾虚症状,所以定位为肾虚;八纲辨证为阴虚及阳,阴虚为主;患者以耳鸣为主要症状,耳鸣当责之于肾,因肾开窍于耳。从辨证分析,是以耳鸣为主症的肾虚证。在施治上宜补肾为主,并随症加减,补肾之首选方剂,当推六味地黄丸(汤),所以本案可以说是六味地黄丸汤证。故前后均用此方增损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然而患者退休后一直服用六味地黄丸,为什么不见明显好转,却耳鸣突然加剧呢?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辨证正确与否的关系,而是在于用药技巧,即用量不足。因为患者用量不足,每天3次,每次8粒,后我改为每次20粒,剂量倍增。又以汤丸并施,“汤者荡也,药专效宏”,虽同样是六味地黄丸方,但效果卓然不同。这里告诉我们,除组方外,药物的配伍、剂量也十分重要。就六味地黄丸方,就更显得重要了。   六味地黄丸的组方配伍比例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只是六味药的组成,六味地黄丸中各药之比是:“地八淮萸四丹苓泽泻三”。即8:4:3,熟地8份,山药、山萸肉4份,丹皮、茯苓、泽泻3份。除组方比例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