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厕所那些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厕所那些事

关于厕所那些事   身边一个朋友春节的时候要跟着老妈去农村老家过年,她兴奋了很久。可是,她又有一些担心,主要是担心农村的卫生条件,或者说直白一点,是农村的厕所情况。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翻出了1933年元旦出版的《东方杂志》上对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发出的“新年的梦想”的征集。其中,暨南大学教授周谷城的梦想就是“人人都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谈到上厕所,很多人会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古代的上厕所被说成“出恭”,现在厕所也多挂着“化妆间”“洗手间”的牌子。但不管怎么说,其实都是人们在处理着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大便、小便。既然避无可避,那么,在人类生活中,处理尿和大便的设施就非常重要了。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厕所的那些事。   室外“坑厕”掀起文明首页   很久很久以前,当人类的祖先还处于和动物没啥区别的时候,是意识不到大小便这些问题带来的不便的。需要方大小便了,就地解决就好,一如现在其他的动物们。至于我们的祖先会不会像狮子、熊之类的,用屎尿等来彰显自己的领地和地位,不得而知。   就如夏娃偷吃了智慧果突然变得知道了羞耻一样,当人类开启智慧之旅之后,大小便可能也就成了一个问题。所以,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人类的文明并非从发明文字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厕所的建立开始。   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厕所出现在5 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遗址中,当时的厕所只是一个设于房舍外的土坑,因古时农家厕所常用茅草遮蔽,故也称“茅坑”或“茅厕”。   我国最早的厕所记载,出现在西周的《仪礼?既夕礼》中:“隶人涅厕。”说的就是古人在地上挖个坑,就可以在里面“方便”了。待坑满之后,就命令奴隶把这个坑埋上,再找个地方挖个新坑。“坑厕”可以说是中式厕所的始祖。   据《周礼》记?d,我国早在3 000多年前就在路边道旁建有厕所,就是为人所便,保持环境清洁。由此可见,我国的“厕所文明”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那时,男女厕所的界限还不是很明显。   厕所建在猪圈旁   在一二十年前的农村,你还能发现很多农家厕所是建在猪圈旁边的。其实,这一传统,从秦汉时期就有了。厕所在秦汉时期称为厕、溷(hùn)、囿(yòu)。“溷”在先秦时代一般专指猪圈,后来则指猪圈与厕所两重含义。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的纯农业定居者,我国先民很早就掌握了成熟的粪肥技术。至少在战国末期,人们已经发现猪粪尿和人粪尿等在猪圈中充分混合发酵后形成的肥料是最好的农家肥。于是,秦汉时期出现了带猪圈的厕所――“溷”。即建造时把厕所架高,有梯子坡道供人上下,厕所下方为猪圈。厕所内的便坑直通猪圈,猪可以直接取食人排泄的粪便,然后人再以猪粪种地肥田。   这种猪圈与厕所合二为一的建筑形式有很多优点:污染源集中,便于清理;双层建筑结构节省空间;人的排泄物作为猪食的一部分节省了饲料;猪粪又可以沤肥,继而给农田提供养料。   看到这的时候,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点赞,不过也庆幸现在的养猪场已经和厕所严格区分开了。   据统计,每人每天大概花费15分钟在“方便”上,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两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这两年时间中,有34%的人在发短信,33%的人在打电话,8%的人在堆积木,12%的人在刷牙,甚至还有人在睡觉。因为在厕所里人们喜欢从事与手机有关的事,所以每年全球约有5 000部手机掉进马桶。   在马桶上的活动,男女也有区别。有14%的男人会在马桶上看足球节目,18%的男人会在上面玩猜字游戏,58%的男人和29%的女人会在马桶上看报纸,更有14%的人在思考他们下一顿要吃些什么!   贵族奢侈的移动“马桶”   除了坑厕之外,中国人的生活中,还有一样东西――马桶。简而言之,马桶就是一个移动的可供“方便”的容器。有些人认为,“马桶”这个词是从外国传来的,不过,南宋人吴自牧早就在《梦粱录》里就记载了临安城的都市风貌:“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由此可见,“马桶”一词并非舶来品。   那为什么上厕所的器具叫做马桶呢?这里面还有一段历史典故呢。   传说,汉代名将李广射死一只猛虎后,让人铸成虎形的夜壶,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自此,夜壶有了“虎子”之名。现在在博物馆里,你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古代“虎子”。到时候你可千万别大惊小怪地去问:这是装什么的?   不过到了唐朝,“虎子”就改名为“马子”了。这是因为唐朝时,皇家有个先人叫李虎,总要避讳一下。再后来,“马子”功能增加,不仅可以小便,还可以大便,且多以桶装出现,所以出现了“马桶”的称呼。   平常人家的马桶,多为陶罐,睡觉前拎入卧室,省去了晚上到室外上厕所的烦恼,早上再把陶罐拎出,把其中之物倒到相应之地。贵族人家的马桶,多用木、锡或者瓷器。中国历史上最讲究的马桶为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