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说明书
一、主讲教师信息
姓 名
赵栋杰
性别
男
学历
硕士
职 称
讲师
研究方向
车辆工程
工作单位
汽车学院
讲授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CAD/CAM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zhaodongjie@
二、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先修课程
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英文
Technology Fundamental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学时 /学分
48/3
授课范围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2008级本科4班
制造与装配专业 2008级专科7班
授课时间
和地点
周一 7-8节 东校区2号教学楼-609室;
周三 7-8节 东校区2号教学楼--610室(单周)
人数
限制
43
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工科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面向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制造与装配专业开设。系统学习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介绍制造工艺装备、切削过程及其控制、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等内容。
三、教学资源
指定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熊良山等编,华中科技大学 2007
参考文献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张福润等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 《机械制造技术》陈明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3] 《机械制造基础》唐宗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教学网站
[1] /kecheng1/site06/index.asp
[2] /
四、教学信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常用机床的用途、工艺范围,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备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并且,对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
课堂讲授
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内容及时间、地点
第一周
课程介绍(0.5学时)
第一章 导论(1.5学时)
第二章 制造工艺装备 (16学时)
§2.1金属切削刀具的基本知识(1)
第二周
§2.1金属切削刀具的基本知识(2)
§2.2 常用金属切削刀具与砂轮(1)
作业
第三周
§2.2 常用金属切削刀具与砂轮(2)
§2.3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1)
§2.3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2)
作业
第四周
§2.4 车床
第五周
§2.5 齿轮加工机床
§2.6 磨床
§2.7 组合机床
§2.9 机床夹具(1)
第六周
§2.9 机床夹具(2)
作业
第七周
第三章 切削过程及控制 (12学时)
§3.1 金属切削过程的变形(1)
§3.1 金属切削过程的变形(2)
第八周
§3.2 切削力
§3.3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第九周
§3.4 刀具磨损和耐用度
作业
§3.5 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十周
§3.6 切削液的合理选用
§3.7 磨削过程及磨削机理
第十一周
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10学时)
§4.1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4.2 原始误差与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
§4.2 原始误差与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
第十二周
§4.3工艺系统受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4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作业
第十三周
§4.5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4.6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第十四周
第五章 机械工艺规程设计(8学时)
§5.1 概述
作业
第十五周
§5.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3 定位基准的选择
§5.4 工艺路线的拟定
§5.5 机床加工工序的设计
§5.6 工艺过程的生产率与技术经济分析(自学)
§5.7 工艺尺寸链(自学)
作业
第十六周
劳动周
第十七周
§5.8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5.9 成组技术
第十八周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通过教材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教学网站、上机实践操作。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六、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10%。包括作业质量、记笔记情况等。
期末成绩
占总成绩90%,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题目类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判断题、分析题、填空题等。
考试说明
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
备 注
1.开学一周内,班长或课代表将其姓名、联络电话、手机以e-mail传送给任课老师。
2.若以e-mail与老师联络时,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