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林基贞先进事迹心得(范文)多篇.docxVIP

学习林基贞先进事迹心得(范文)多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林基贞先进事迹心得(范文)多篇

学习林基贞先进事迹心得范文多篇 篇一 1927年,有个年轻人利用30天的时间在农村走访,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经典著作,这个年轻人就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90周年之际,重温这篇考察报告,联系“大走访”活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几次走访下来,遇到了群众的不理解,收获了群众的感谢,也发现“大走访”与纪检工作的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与人打交道,只是对象身份不同,不过人性都是相通的,由此引发了对做好纪检工作的三点感悟: 第一点感悟是做到知己知彼。城市社区走访第一户就吃了闭门羹,走访对象根本没开门。其实责任都怪自己,情况不了解就冒冒失失的敲门。这个例子带来的启示是,从事纪检工作谈话时常常碰到对方不配合,说不记得、记不清之类的,造成这个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期准备功课做得不足。刚做警察的时候,带我的师傅是一位老刑警,他说想要了解一个嫌疑人有两点功课必须做:一要搜集他小时候的资料,因为“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二要检查他丢的生活垃圾,因为垃圾里有最真实的生活习惯和细节。正是善于做足功课,师傅才能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线,多次破获大案要案。 第二点感悟是善于换位思考。大走访第一户吃了闭门羹,第二户总算开门了。但男户主惜字如金,问他问题回答的都很简单。我注意到他家墙上贴满了学生奖状,心想应该对教育问题很关心,就自我介绍现在派驻教育局纪检组,有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交流。没想到话题就这样一下子打开了。这个例子带来的启示是,纪检工作谈话时要善于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捕捉对方的感兴趣的话题。谈话陷入僵局的时候,多想想对方需要什么,对方可以从我们这里获得什么。 第三点感悟是老家山东的一句俗语“一瓶不响,半瓶咣当。”大走访在同事们共同努力下,拉进了干群距离,解决了部分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大走访和纪检工作都讲究团队配合,取得成果不是一人之功,作为个人没什么好骄傲吹嘘的。前几天儿子在学校拿回来一个三等奖说,“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得一等奖的小朋友平时都不怎么爱吹牛,不像我话一味多。”他问我这是为什么?我找来满满一瓶矿泉水,晃了晃,问他有声音吗?他摇摇头。我说打个比方,瓶中水就是肚子里的知识,你现在有多少知识?儿子把水喝了一大半,我又晃了晃瓶子,问有声音吗?他忙说有呢,咣当咣当的响。我问他,“现在是否明白得一等奖的小朋友不爱吹牛的原因?”儿子若有所思。越是成熟的麦穗,头越是低下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是一个成熟的纪检人该有的态度,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90年前,毛主席花了30天在农村大走访,坚定了紧紧依靠群众的信念;90年后,我市开展“暖企惠民”大走访同样是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走访的丰富实践,收获了对做好纪检工作的思考。从事纪检工作以来,参与了以案代训、信访大起底,经历了大走访,每次阅读案卷和谈话,都有阅读一本本小说的感觉,人性的善、人性的恶、人性的丰富多彩跃然纸上,这是从事纪检工作的一大收获。另外,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特别幸运能遇到周组长、毛组长这样的好师傅,我会继续努力! 篇二: 打开清廉镇江网站,映入眼帘的是纪委满满的工作动态和一面正在飘扬的鲜红党旗,这面旗帜象征了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突出奉献,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用一生书写的忠诚礼赞。向林基贞同志学习,是要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忠于事业、恪尽职守,家风严谨、乐于助人”,短短24个字,刻画了一位认真严谨的纪检干部形象。对比起来,80,90后的年轻人一直被贴的标签是满怀理想而普遍焦虑,兴趣至上却缺乏耐性。怎么才能传承好林基贞精神,我想应该结合她的事迹深入思考“我是谁、为了谁、怎么做”这三部曲,夯实思想堡垒,锤炼过硬品质。 找准角色定位,做对党忠诚的纪检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对自身定位准确、对纪检工作定位准确,才能做到像林基贞一样头脑清醒、政治坚定,肩负好监督执纪问责使命。要拧紧“思想阀门”。讲政治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牢牢把握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正确方向,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忠诚履职,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明确“身份印记”。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章党规党纪的执行者,是党的路线方针的捍卫者,在当前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满怀期待的时代背景下,坚决把党的纪律维护好,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要深耕“责任田”。工作中会有三种态度:一是把工作当成事业,二是把工作当作职业,三是把工作当成副业,态度不同,结果大相径庭。我们要有正确的事业观,像林基贞一样把工作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才会对工作怀有敬仰之心、珍爱之情;才会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做事;才会克服浮躁的情绪,克服好高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