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初步论述.docVIP

关于武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初步论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武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初步论述

关于武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初步论述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今后20年,城镇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城市史、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其意义尤为重大。本刊2012年起开始重点关注城市史、城市历史地理研究(见本刊2012年第1、3、8期相关内容),试图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鉴借。我们希望,学界同好都能加入本刊的这些讨论,共同推进我国城市史及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发展。   一、问题缘起   华中重镇武汉,城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同时历史悠久,文化渊深;既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我国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一座重要的古都。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地理区位重要,地理环境又十分优越的城市,迄今对其城市发展史上几个重要的问题仍未探究清楚。甚至还存在分歧:很值得当今城市史、历史城市地理与古都学者进行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主要有:   1.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究竟只是商代前期商王朝南征的军事据点、掠夺南方矿产资源的中转站、一般性的政治中心?还是商代统治其南土的都邑?   2.今武汉市主城区最早建成的东汉末之却月城,究竟是位于龟山上还是在当时即从龟山北麓流注长江的汉水北岸?却月城与之后建成的鲁山城、夏口城究竟只是军事性城堡,还是兼具军事与行政、经济功能的城邑?   3.今武汉市主城区的汉水之河口段,究竟是明代中期成化年间前才由龟山南改为在龟山北注入长江,还是自古即基本上自龟山北注入长江?   4.如何认识武汉市的古都地位?   本文拟对上述4个关系到武汉市城市发展与城市性质及特征形成的重大问题,就管见所及试作初步分析;意在唤起学界进一步加以关注,共同努力,推进对相关问题作深入研究。   二、关于盘龙城定性问题   盘龙城遗址,是1954年发现的,其发现时间略晚于1953年被发现的郑州商城。之后经过上世纪60年代小范围试掘与70年代由湖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盘龙城考古发掘队进行大规模发掘,使这一重要遗址的面貌与文化内涵被基本揭示了出来。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下辖之黄陂区滠店街叶店村,南临府河,东与东北濒临盘龙湖,西北与西方连接丘岗地带;地势险要,水陆交通方便。遗址年代分为七期,一期至三期相当于夏代之二里头时期,四期至七期相当于商代前期的二里岗时期。城垣始建于四期偏晚阶段,即商前期,与郑州商都始建年代相当,或略偏晚,距今约3500年。其城址面积虽不及郑州商都大,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大体呈方形,面积75400平方米;但却有内外城垣与城门、壕沟(护城河)以及大型宫殿、房基、祭祀坑、窖穴、窑址;城外有大型墓葬与铸铜作坊及平民住房等。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青铜器有礼器、兵器与工具,据湖北省博物馆1976年的统计即已达159件。城内东北部发现有三座前后并列且坐北朝南的大型宫殿基址。其一号宫殿基址,经发掘后复原,为一面阔40米,进深12米,外有回廊,内分四室的“重檐四阿”、“茅茨土阶”的高台寝殿建筑。其前则为一座大厅式的“前朝”大殿建筑。两者结合已具周代文献所记王室宫殿之“前朝后寝”结构之雏形。城外李家咀2号墓,墓底长37.7米,宽3.4米,使用了雕花木榔,随葬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并有3名殉葬奴隶。随葬青铜礼器中有四鼎一簋一觚三?校黄渲幸患?大鼎,高达55厘米,仅次于郑州商都出土的大型方鼎。墓葬的规模之大,随葬品数量之多与规格之高,不仅在盘龙城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就是在整个商代二里岗文化中也是少见的。   然而对盘龙城遗址这么一座目前在长江流域经考古发掘证实了的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商代早期城址,虽被武汉地区的学者认定为是武汉“城邑文明之始”、“城市之根”,但其究竟是一座什么性质的城市迄今在学术界尚未取得共识。虽然早在1976年就有学者认为盘龙城是商王朝在南土的一个都邑,但随后就又有学者认为盘龙城只不过是商人南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至上世纪90年代初,以皮明庥、欧阳植梁为首的一批治武汉城市史的学者,在集体撰写的《武汉史稿》中曾据盘龙城发掘所得之遗迹、遗物,参照相关史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力驳“据点”说,力主“方国都邑”说:且认为是由商王朝对王室子弟或宗室大臣分封而立的方国,并据甲骨文所载史实,论定是具有侯伯爵位的雀方国。这一论断本是颇具论据的,惜未突出地强调。   到了200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他们编著出版的《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一书中,在论明了盘龙城是一座具有宫城性质的商代早期修筑的城址后,对其在商代南方的地位与作用则明确地指明了下列三点:(1)商王朝南征的军事据点;(2)商王朝掠夺南方矿产资源的中转站;(3)商王朝统治南方的政治中心。这显然是根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