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桃花源记一文中高尚一词意思探讨
关于桃花源记一文中高尚一词意思探讨
摘要:中学教材里《桃花源记》一文中出现的“高尚”一词注释中并没有解释,而大家通常把其解释为“道德高尚”不够准确,通过对相关文献中出现的“高尚”一词作分析,并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把“高尚”解释为隐逸之意。
关键词:高尚 陶渊明 隐逸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如果有心人翻看八年级上人教版语文课本上名篇《桃花源记》时会发现这样一个词语――“高尚”,在课文底下注释里并没有这个词的解释。我们都知道,课本中一般都会对文言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加上注释,以便学生们理解。那么,在这篇文言文里为什么“高尚”这个词没有解释呢?猜想估计是因为编书的人认为这个词和现代汉语里的高尚意思一样或大致相近,所以觉得没必要专门进行解释。可是实际上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呢?如果不一样又该怎么解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高尚”这个词语在这篇文章里所出现的语言环境吧。《桃花源记》最后一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现代汉语词典》里高尚有两个义项:“1.道德水平高:高尚的情操。2.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高尚的娱乐。”《新华词典》里对“高尚”一词的解释基本和《现代汉语词典》一样。如果用第二个义项来解释肯定是不通的,那么按照第一个义项“道德水平高”来解释的话就是:“南阳刘子骥是道德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了。”这样解释,看上去也是比较通顺的,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多语文辅导书和语文老师也基本上都是这么来解释的。但是,如果再仔细分析下,就似乎有些奇怪了。这里为什么要特意交代“南阳刘子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呢?难道道德高尚和他去探寻桃花源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品德不高尚的人就不能去探寻桃花源吗?这似乎有些说不通,那如果没有关系,这里为什么又要特意交代呢?大家都知道,古人写文章时一般以精简为主,这里不可能突然会出现一个和全文毫无关系的词语。那么,解释这一切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里的“高尚”不能仅仅简单解释成“道德高尚”。可是不解释成“道德高尚”那应该解释成什么呢?
《汉语大词典》里“高尚”一词有四个义项:1.使保持高洁。《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高亨注:“下‘事’字,伪《孟子外书文说》篇引作‘志’,必有所据,当从之……意谓: 夷 齐 不为 周 臣,高尚其志,而得凶祸,饿死于首阳山。”《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清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二》“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匡章盖齐之处士,亦是高尚其志者。”
2.指高洁的节操。《晋书?隐逸传?陶潜》:“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宋范仲淹《赠方秀才楷》诗:“高尚继先君,?居与俗分。”明袁可立的《蓬莱阁怀古》诗:“义城鲁仲连,功成甘退让。千载有同心,感时怀高尚。”亦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北史?李先传》:“? 昭徽 ?寻师访道,不远千里。遇高尚则倾盖如旧,见庸识虽王公蔑如。”清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善长挈家草莽,诣军门,俯伏于前,岂隐居高尚者耶?”
3.崇尚,提倡。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时五侯?弟竞为奢侈……然皆通敏人事,好士养贤,倾财施与,以相高尚。”《宋书?五行志二》:“ 王恺 、羊? 之畴,盛致声色,穷珍极丽。至 元康 中,夸恣成俗,转相高尚,石崇 之侈,遂兼 王 何 而俪人主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家室富饶,竞为奢侈。深闲幻术,高尚异能。”
4.崇高。与“卑鄙”相对而言。元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景》套曲:“讲景物稀奇,凤城围?,士民高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这个女人,道德之高尚,品格之清洁,我们男人,是万万不能及的。”
《汉语大词典》在“高尚”一词第二个义项中提到“高尚”亦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并列举了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第二个例子中高尚一词确实含有隐逸之意,但第一个例子似乎不大好看出,其实如果查一下原文的上下文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了。“李昭徽,李义徽曾孙,中山卢奴人。博涉稽古,脱略不羁,时人称其为播郎。因以字行于燕、赵焉。善谈论,有宏辩,属文任气,不拘常则。志好隐逸,慕葛洪之为人。寻师访道,不远千里。遇高尚则倾盖如旧,见庸识虽王公蔑如。初为道士,中年应诏举,为高唐尉。大业中,将妻子隐于嵩山,号黄冠子。”――《北史?李先生传》。这里的“高尚”很显然也是有着隐逸的意思的。我们再看第一个义项里举的第一个例子,其实“使保持高洁”应该算是它的表面意思,更准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