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DOC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

PAGE PAGE 3 附件3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工商管理 专 业 名 称 企业管理 专 业 代 码 120202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年04月25日 修订日期:2013年06月26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01 管理理论与实务 本研究方向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理论上不断创新、实践中不断拓展,在国内相关学科方向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经营学、战略管理等学科领域,包括管理经济学、企业组织学、经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司战略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等研究分支。本研究方向注重对企业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的前沿追踪,并立足重庆老工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发展实践,及时地跟踪实践管理过程,促进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管理理念和思维的创新。本研究方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新的管理和经营的思维方式,培养其在复杂环境下进行组织战略选择与实施,以及识别问题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段豫川教授(博导) 王志章教授 杨刚教授 罗倩文副教授 石声萍副教授 02 战略管理与决策咨询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企业战略(包括事业范围的选择;资源配置;竞争优势以及职能战略)的实证研究。研究特色是以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利用为主线,侧重于研究分析企业战略环境,运用战略管理的思维、原理和方法制定、选择并组织实施战略方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一系列战略管理问题。本研究方向注重培养具备较高战略管理理论水平与决策咨询和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或从事企业决策咨询实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张卫国教授(博导) 王钊教授 (博导) 李晓阳教授 邓宗兵副教授 0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行为激励、职业生涯管理与劳动关系管理等。本方向主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系统掌握当今国内外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较前沿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实证研究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操作实务的企业、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研究领域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素质测评与员工招聘、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设计等。 欧文福教授 肖亚成研究员 邓宗兵副教授 杨映忠副教授 04 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在新经济提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经济、管理、工学学科相互渗透,注重把握现代市场营销与物流发展前沿动向,以理论研究为经,以实证分析为纬,总结国内外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途径,探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关分析市场、驾驭市场、占领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创新思路,研究各类组织的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理论、战略和策略,为推进中国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白硕教授 黄俊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专业旨在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具有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与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或从事企业管理实务工作。 3.具有用定量与定性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管理理论问题和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5.身心健康。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3年。 应修学分: 35学分。 其中: 必修: 20 学分,其他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11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20202001 高级计量经济学 1 54 3 高远东、杨丹 考试 11020202002 高级微观经济学 1 54 3 温涛、高远东 考试 专业课 11020205021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模块课) 考查 11120301005 管理学理论及研究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