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细胞膜和细胞表面 细胞膜(cell membrane) 包围在细胞外周的一层薄膜, 又称质膜、单位膜 质膜:厚7~10nm 高倍电镜下: “两暗一明”三夹板式结构 细胞表面 结构:复合结构体系 主体结构—细胞膜 细胞外被 胞质溶胶 功能:提供稳定内环境 参与物质转运、 信号传递、 细胞识别等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脂类、蛋白质、糖类 脂类约50%,蛋白质40~50%,糖类1~10% 1.膜脂 主要:磷脂、胆固醇和糖脂;磷脂最多 兼性分子:一个亲水的极性头和 一个疏水的非极性尾 水溶液中:自发形成脂双分子层 疏水尾相对、极性头朝外,连续的 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2. 膜蛋白 膜蛋白:生物膜中的蛋白质 主要:球状蛋白 分:外周蛋白和内在蛋白 ⑴外周(在)蛋白:占20~30%;主要膜内表面; 水溶性;通过非共价键与膜脂或内在蛋白相连 ⑵镶嵌(内在)蛋白:70~80%;有的部分嵌入膜, 有的贯穿全膜,两端暴露膜内外表面,跨膜蛋白 膜蛋白: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功能活动旺盛膜蛋白质含量高 如:运输、酶、受体等 3. 膜糖类 所有真核细胞表面均有糖类, 占2~10% 大多是低聚糖 主要分布细胞膜外表面 多与蛋白质或脂类分子结合 千变万化→担任重要功能 细胞外被 (cell coat)/糖萼(glycocalyx) 细胞表面一层糖类结构,厚10~20nm, 边界不清 用重金属染料(如钌红)染色,电镜下可显示 细胞外被具一定独立性 去掉细胞外被,不会直接损伤质膜 质膜和细胞外被的关系像“皮”和“毛” 细胞外被由质膜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的寡糖链组成 糖脂含量很少,不超过膜脂总量的5% 实质是质膜的一部分 寡糖链含有9种糖基 质膜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和细胞外被有关 质膜模型:单位膜模型 1. 50年代末期,伦敦大学,J.D.Robertson 电镜观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细胞膜和细胞内各种膜, 所有膜都呈三层式结构: 两侧为暗线,中央夹着一条明线; 暗线厚约2nm,明线约3.5nm, 膜的总厚度约为7.5nm 质膜模型:单位膜模型 2. 根据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结果, 以及质膜的一些功能指标, 提出: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 Unit membrane model: 膜中央为脂双层分子,在电镜下显示为明线; 膜两侧为展开的蛋白质分子层, 在电镜下显示为暗线, 展开的蛋白质分子层厚度恰为2nm 质膜模型:单位膜模型 3. 后来实验证明: 人工制作的脂双分子层:不附着蛋白质,在电镜 下也呈现为暗—明—暗三层式结构 说明:细胞膜两侧在电镜下所显示出的暗线 是蛋白质和脂类分子亲水端 经锇酸染色后的反映 单位膜优点:正确说明了一层单位膜在电镜下的三层式结构 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1972, S.J. Singer and G.L. Nicolson 中心思想: 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具有镶嵌关系, 膜结构处于流动变化中。 脂类分子: 双分子层排列,膜的网架和基质,蛋白质镶嵌其中 双性分子:亲水头、疏水尾;头朝水相,尾藏膜内部 双分子层内外不对称 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蛋白质: 嵌插在脂双层网架中,或黏附在脂双层的表面 根据在膜上存在部位不同,膜蛋白分为两类: 整合蛋白:以不同深度嵌插在脂双层中 膜周边蛋白:附着于膜的表层 流动镶嵌模型能够真实地说明膜的结构和属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