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 EJ·八年级语文下册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走近作者 苏轼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代表作】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 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写作背景 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相关介绍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整体感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 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公元1083年。 门 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清闲的人。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均为水生植物。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 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细读感悟 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1)“庭下如积水空明”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文中多处语句体现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友谊深厚,试找出一句做简要赏析。 如“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面对美景,只有张怀民可以共乐,而张怀民也没有睡觉,表现了两个人心有灵犀,友情深厚。 再读课文,说说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与怀民于庭中散步 欣赏月下美景 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也体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写法探究 1.言约义丰。 本文先记叙夜游的经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原因、结果各种要素齐备,行文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接着是出色的描写;最后抒情结束,抒情中含有议论,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法全部用上。 2.善抓特征,虚实相生。 本文抓住月光晶莹与清凉的特点,以“积水空明”作比,而本体月光没有出现,化实为虚,后又以“藻、荇交横”这个喻体丰富前一个喻体“积水空明”,是化虚为实。虚实相生,别具匠心。 3.语言清丽含蓄。 本文中一个仿佛不经意的词——“闲人”,却饱含着作者对屡受打击、频遭贬谪的苦痛的控诉和对当政者的揶揄,还兼有对自己苦闷的排遣。 课文通过对庭院中澄澈透明的美妙月光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极其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