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建筑设计中边界柔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探建筑设计中边界柔化

初探建筑设计中的边界柔化   摘 要:建筑物的柔性边界具有的人性化特点对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建筑设计的经典理论为依据,分析柔性边界的概念、作用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对设计实例的评析,提出了刚性边界柔化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实体 建筑设计 边界柔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 建筑边界的概念   1.1 建筑边界   建筑边界可以理解为指建筑实体与外部环境交接的结合层,围绕实体的带形界面。根据界定方式,可以把建筑边界分为“刚性边界”和“柔性边界”。顾名思义,“刚性边界”是由不通透的刚性实体构成的边界,它表现为实体不可移动,内外空间的明确分隔,领域感强烈。   1.2 柔性边界    “柔性边界是一种既非完全私密,又非完全公共的过渡区。它们常常能起到承转连接的作用,使居民和活动在私密与公共空间回旋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更加轻松自如”。[3]也就是说,“柔性边界”处于模糊空间之中,模糊空间又称“灰空间”,柔性边界在“灰空间”的具体位置是不确定的(图1)。         柔性边界包含双倍的信息量,两个相邻区域在边界处相互融合渗透。透过模糊空间,柔性边界既是建筑空间的外沿,又是外部空间的边界,使建筑的内外空间相互制约。   二、 柔性边界的作用   2.1 促进城市空间相互融合   柔性边界作为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的中介,能够避免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单体建筑的侧面空间,封闭的实墙孤立于环境之中,形成刚性边界,可以通过绿化等方法,使刚性边界得以柔化。柔性的绿化能够缓解两堵实墙之间的相互隔离感,增强建筑外部空间的整体感和秩序感,促进了城市与建筑、内部与外部、人工与自然之间的相互渗透、转换和融合,有利于实现公共空间的展示性、导向性和引入性。   在城市设计实践中,两个用地性质不相容的地块相邻布置,在边界交接处多以围墙生硬分割,形成刚性边界,结果不但不能解决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反而使交界处成了两不管的“盲区”,因此,必须消除这道生硬的围墙,变刚性边界为柔性边界。在旧城更新实践中,区与区之间的柔性边界使新老城区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原来区与区之间的界线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大小不等的城市广场、开放性绿地和街头下沉庭院等,为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带来视觉上的活跃感与连续性,使两种不同功能性质空间的界面变得层次丰富起来。   2.2 加强建筑内外空间渗透   边界是建筑实体与外部环境的天然中介,柔性边界又是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媒介,它能够使建筑与基地环境有机结合,加强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使自然景观充分进入建筑,提高了室内环境的品质。通过建筑的柔性边界,使外部空间环境得以延续,减少建筑实体对基地环境的破坏。在新老建筑的交界处,可以使新建筑的表面部分使用老建筑的材质和色彩,既是对老建筑老材料的一种延续,也是把对老建筑的认同在新建筑上加以再现,形成了一条柔性边界,维护新老建筑之间的延续性与整体性。柔性边界既可以避免新旧建筑之间的生硬碰撞,使两者之间自然过渡;还可以在新老建筑之间增架一座天桥,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或者在新建筑之间让出一个室外庭院,使得两者之间有一个可以呼吸的柔性空间。   2.3 符合人们行为心理需要   柔性边界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有趣的开放空间和交流场所,满足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的需要,增强城市空间的活力。研究结果表明,日常生活中最受欢迎的逗留区域一般是沿建筑四周和两个区域之间的过渡区。[3]   此外,还需要在建筑实体与“过渡区”之间有一个柔性的边界。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街边低矮的篱笆明确地划分出了临街的半私密区域,而且还为驻足浏览街景和聊天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4]所以说,完全开放的空间因没有边界而缺乏领域感,封闭的边界无法营造“最受欢迎的逗留区域”。只有半封闭、半开放的柔性边界,才能营造出“最受欢迎的逗留区域”。   三、 刚性边界的柔化设计手法   在建筑总体设计中,建筑原本是一个围合的实体,把建筑实体放入城市空间之中,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边界根据功能要求,或是柔性的,或是刚性的。柔性边界正是设计所需,对于刚性边界,也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法,变“刚”为“柔”,即刚性边界的“柔化”。常见的柔化设计手法有:   3.1 加法柔化设计   在建筑实体的外侧增加一个柔性构件,使原来的刚性边界得以“柔化”,称之为“柔化加法设计”。如图2         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不占用建筑实体的内部面积而占用其外部空间,这里所增加的柔性构件可以是披檐、通廊、平台、构架或玻璃体等。黄汉民先生设计的中国闽台缘博物   馆,位于福建泉州市,背靠清源山,主体建筑造型舒展、开阔与后面的山体相映成趣;其打破了建筑边界的完整性,与前面的广场连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