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失衡与导向.docVIP

初探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失衡与导向.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探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失衡与导向

初探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失衡与导向   摘 要:在当前全国人民共同实现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历史环境下,通过分析当下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现状及成因,结合对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倾向的解剖式研究,提出了树立正确与高尚文化价值观的必要性,并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初探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正确发展的导向。   关键词:社会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的失衡;传统文化;文化价值观导向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9-0153-0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蓬勃发展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社会物质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丰富,与之而来的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相对失衡。人们当下不得不认真考虑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是否能适合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社会文化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的自然环境、社会道德与文化传统都面临着挑战,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导向决定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目前中国的国力逐步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正蒸蒸日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没有正确与自信的文化价值观是难以想象的。   一、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现状   (一)文化倨傲与不自信并存的矛盾心理   中国在世界历史中是个特殊的国家,因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华夏文明的中国从来没有被灭亡过,中国的政治变更始终以改朝换代的方式进行,而中国文化却始终传承,中国人骨子里有着一种中国文化倨傲心理。但是随着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们的铁蹄将华夏文明第一的良好感觉践踏得荡然无存,转而,中国人崇拜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传统体系,似乎都成了民族发展的羁绊。西风东进的同时,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迷失了方向,西方凭借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给其带来的科技与生产力上的优势,并且一直保持这种优势,向中国输送着先进的产品及文化价值观,包括近来的所谓西方普世价值观,严重冲击着我国人民的思想和观念,动摇着共产主义信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契合性   对于国家而言政治是第一位的,但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如果片面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反而会使国家政治与国家文化割裂开来,孤立了政治教育。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与辅助,既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又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以唯物主义史观的眼光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水到渠成地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三)官本位文化价值观根深蒂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话反映了我国历朝历代来的一种文化痼疾,就是官本位价值观。读书做官,几千年来是中国人达济天下的成功标志,人们普遍认为通过学习就会占有更多的资源或者得到更多特权,这种价值观在当下的中国依然顽固存在。在这样文化价值观下成长起来的人才,缺乏为共产主义事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的社会个体之间也存在价值观的突出与矛盾,导致价值观趋向恶性循环,从而不能更好地发挥国家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四)传统文化价值观中良莠不齐   不可否认,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道德,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也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但中华传统道德是在当时奴隶主义与封建主义制度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烙印。时至今日,中国传统道德是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我们如果一味单纯地要把传统文化道德复活,那将比文化价值观缺失更加危险,甚至可能会导致社会的退步。因此,对于传统国学文化要学习要尊重,但要掌握实质,有所分辨,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去粗取精,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创新,给人民群众以正确的思想文化引导。   二、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形成的成因   (一)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有着深厚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鸦片战争结束了我们中华文明天下独尊的幻梦,早在19世纪张之洞就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观点,继而,发起了革新运动企图挽救传统文化道统的命运。但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五四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几千年不变的中国文化传承,把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原因归咎于传统儒学道统。这是一种转变过程,其实质是社会文化随着政权形式发展的过程。晚清的儒学与皇权是紧密结合的,儒学是皇权合理化的最佳解释,对于放弃几千年的儒学道统也不会接受,但又不得不面对改良以缓解危机,近代中国经历了逐步从尊到改而后又废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废除儒学道统以适应西方的工业化革命的发展方式。但是要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