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及其审美价值
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及其审美价值
摘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夏季是高温多雨的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本身就被赋予了一种特征,两个字合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该文就古典文献中出现的“夏花”一词的使用情况作一简要概括和总结,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从而探究古代文学中“夏花”的诗学意象特质,试图发掘绚烂“夏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广泛共识,阐释审美意象的共通性。
关键词:夏花 意象 绚烂 审美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90-02
作者简介:尹凤芝(1962―),女,内蒙古宁城人,本科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部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与实践。
张亮(1980―),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社科教研室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文化与文献研究。
夏季是高温多雨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荷花、莲花、石榴、蔷薇、芍药等鲜花在夏季争先开放。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两个字合成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有了更深刻的比喻义。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更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写景用之,记人用之,“夏花”一词处处可见于当今文学作品之中,颇具美感。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卉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但是,我们在把“夏花”作为一个合成词进行考证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低。
那么,在古典文学中,“夏花”一词到底出现在哪些文章中,“夏花”意象是完全的国外审美意象,还是在古代文学中就形成了文学意义,又表达了怎样的意蕴?本文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对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的审美价值做初步探究。
一、名词性“夏花”词条
夏花,作为一个独立名词概念,在唐前作品中确实很少见到。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名词性“夏花”词条应为唐代徐晶的《赠温驸马汝阳王》。
赠温驸马汝阳王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诗中“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句,“夏花”与“冬雪”对举,成为季节象征,用这个象征来代指季节更替、岁月流逝,使得无形的时间在流失的时候有了具体的质量感。“三见夏花滋”,给人感觉一次观望就一次变化,冬日以来,三次回眸已经夏花满园了,可见时光飞转之快。作者用语虽然朴实,但是颇有深味。
此外,倪瓒《黄本中书斋为写寄傲窗图》中有“春竹罗径笋,夏花敷沼莲”句,王冕的《黄牛山》 中有“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句,“夏花”均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出现,与春景秋意对比,展现了颇有特征的意象形态。
二、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诗歌中出现的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律诗对字数限制的特殊性,使得词语组合产生了多元性、朦胧性的特点,这使得词语在组合上也产生了多元解读的可能。
我们来看郭茂倩《乐府诗集?夏歌二十首》:
夏歌二十首?十二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摘。
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歌中通过桃花春发夏落的对比,表现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感慨。其中,“朱夏花落去”正常的语序应该为“夏,朱花落去”,夏天了,那红色的花朵却悄悄谢落了。作者灵巧地调整了修饰词的位置,使得诗句合辙押韵,更由于“朱”字移动到“夏”前,形成“朱夏”的感觉,增大了红硕颜色的修饰范围,使得读者阅读起来似乎可以感觉到整个绚烂夏天的逝去。
另外一些诗歌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组合,但是“夏花”二字组合的意义并不明显。如苏辙《收蜜蜂》中的“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杨万里《和仲良病中耽睡》中的“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夏花”两个字虽然形式上靠在一起,在视觉上可能给人留下“夏花”的印象,但从构词角度来看,实际上“首夏”“欲夏”关系更紧密,“夏”“花”二字并没有形成一个词,这里不再从文学意义上分析了。
在这类非固定合成词中出现的“夏花”概念,应该说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词语“夏花”,但是它内在的多义组合产生的文学效果,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有明显修饰意味的“夏花”意象词条
在为数不多的“夏花”词条中,令人惊喜的是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培训学校机构学员咨询档案表模板.doc
-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精心整理版).doc
- 物业服务方案.pdf
- 简体中文版2019-2023川崎Z400维修手册忍者400Ninja400-unlocked (1).pdf VIP
- 2025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老年心理照护-老年人智力稳固认知功能训练方法.pptx VIP
- 输变电工程档案管理归档要求.pdf VIP
-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JGJ52-2006课件.ppt
-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知识.ppt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1套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