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何影响经济?由[商人精神]到[消费心态?.docVIP

文化如何影响经济?由[商人精神]到[消费心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撰寫人:邱澎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題目:〈文化如何影響經濟?由「商人精神」到「消費心態」?〉 評介 Adshead, Samuel Adrian. 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 1400-1800:The Rise of Consumeris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 Adshead 新書是本主旨在討論歐洲與中國近世「物質文化」( material culture )變遷以及「消費主義」(consumerism)興起的史學專著。作者特別勾出「物質文化」與「消費主義」兩個關鍵概念,藉以考察十五世紀以下世界經濟「全球化」(globalization)發展過程中上述兩個關鍵概念的演變,並進而討論其歷史意義。Adshead所謂的「物質文化」主要是指人們對各類物質的價值尺度,所謂的「消費主義」則主要指人們對各類物質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殊消費心態。對作者而言,所謂「物質文化」或是「消費主義」基本上都是一種反映價值與心態的文化現象,而本書副題所用的近世「消費主義的興起」則被作者視為是推動經濟成長的動力。 ??????? Adshead 本書處理的價值觀與心態推動經濟成長的主題,供給了我們可以討論文化與經濟現象間複雜互動關係的憑藉,成為全書最引起我興趣的焦點。因此,我初讀Adshead此書即將注意力特別放在他如何處理「文化如何影響經濟」這個議題上。然而,通讀全書後,我發現,儘管作者書中屢次提及近世歐洲與中國「消費主義」興起這個文化現象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他卻一直未較詳細地鋪陳文化如何實際影響經濟的過程與步趨。如果我們採取比較體貼作者在〈自序〉提及的一些簡明寫作動機「要用一種較長時段與較高視點的研究方式」,說明消費主義出現的這個歷史現象,那麼,集中評論作者對「文化如何影響經濟」這個議題的處理方式,可能會變成「評錯了問題」;但若對作者嚴格些,則他貫穿全書屢屢提及的基本論斷「物質文化與消費心態推動了經濟成長」,又是讀者不得不檢視的重要問題。無論如何,本文以下對Adshead此書的討論,不能算是一般形式的「書評」,而只能說是針對Adshead書中不斷顯露的「物質文化」價值觀與「消費主義」心態影響經濟發展鉅大的主題,所做的一份讀書報告。主要重點不在評論Adshead,而是藉此「順便」反省自己未來該如何處理「文化如何影響經濟」這個議題。 ???? 「文化如何影響經濟」其實是個老議題,其中最為史學界熟知的討論,大概是 MaxWeber 有關新教倫理與現代資本主義興起的命題。新教倫理是種思想與文化現象,其與現代資本主義興起之間的「弔詭」關係,正是 Weber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最引人側目之處; Weber 另外在〈世界宗教的社會心理〉一文,即曾特別針對「文化中的「思想」與「世界觀」部份,提綱挈領式地描述了其與包含經濟行為在內的「人的行動」之間的密切關係:是利益(物質的和思想的),而不是思想,直接宰制了人的行動。可是,由「思想」所創生的「世界觀」,卻往往又像管鐵路的轉轍手,決定了受利益推動的行為方向。(轉引孫中興, 1987 : 206 ) ??????? 在 Weber 看來,那些由「利益」所「直接宰制了人的行動」層面,當然是構成人群與個人經濟活動的主體;可是,這種「經濟活動」的發展型態與演變方向,卻又是由「思想所創生的世界觀」所主導( HYPERLINK C:\Documents and Settings\hs\桌面\wenhsin test\ \l point1 註1)。 ?????? 考察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是否可以不管經濟活動者的「思想、意識型態、世界觀」等文化因素?至少由Weber的立場來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麼,該如何回答「文化如何影響經濟」的問題?深受Weber「理解社會學」( HYPERLINK C:\Documents and Settings\hs\桌面\wenhsin test\ \l point2 註2)影響的人類學家CliffordGeertz則曾提供了可能的研究方案。在觀察當代印尼Modjokuto與Tabanan兩市鎮的經濟發展過程時,Geertz不僅批判了當時發展經濟學一昧視「未開發國家」當地文化傳統為負面因素的作法,更進而強調支撐現代經濟發展必需要有相應的本地文化做配合,他指出:經濟成長過程中,至少要由本地文化提供以下兩項助力:一是在社會價值觀方面為強烈營利動機的茁長提供足夠的正當性。當市場經濟自其他社會制度中分化出來(differentiated social institutions)時,要能使那些伴隨市場經濟而產生的強烈營利動機,具有更加獨立於其他社會制度運作下非營利動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