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及土壤质量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及土壤质量影响
摘要:研究选取广西喀斯特异地安置点进行采样,研究自然林地(NF)开垦后土壤养分分布及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选择桉树林地(UG)、甘蔗地(SF)、玉米地(CF)3种当地主要的自然林地开垦后的利用类型,采用室外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方法,基于空间位置代替时间序列的理论,分析了自然林地开垦后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并运用土壤质量综合评分和Markov方法研究了自然林地开垦后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自然林地开垦后土壤有机碳及全养分含量在不同开垦类型及各个土层中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土壤质量综合评分和Markov方法对土壤质量分析发现,土壤质量均出现退化趋势,且退化主要集中在10~40 cm的土壤表层,随土层深度增加,退化程度逐渐减弱。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会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质量下降,在喀斯特地区异地安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异地安置点生态系统的人口承载力和农业用地的供给能力,避免因大量开垦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破坏使迁入区出现贫困化和石漠化的问题。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开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土壤质量
中图分类号: S158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5-0243-05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量化指标[1]。土壤养分与土地利用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可以通过影响有机质进入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等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进而影响土壤质量[2-3]。广西喀斯特移民迁入区人口数量增加,不断挑战生态系统承载力阈值,再加上土地产能低,粮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生活需求,从而迫使当地自然林地不断被开垦。众多研究表明,在我国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自然林地退化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大大降低,土壤质量不断退化,增加了土壤侵蚀的危害[4-10]。由于针对广西喀斯特移民迁入区自然林地开垦后土壤养分及土壤质量变化的研究仍显不足,本研究采集了桉树林地、甘蔗地、玉米地3种当地主要的开垦类型土壤样本,基于空间位置代替时间序列的理论,分析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并运用土壤质量综合评分和Markov方法研究了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质量变化及生态移民工程的规划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样地的选取与样品采集
采样地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107°51′~108°43′E,24°44′~25°33′N),地处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降水量北部为1 750 mm;包含红壤、黄红壤、黄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5个土壤亚类。成土母岩以砂页岩、石灰岩为主。玉米、桉树、甘蔗是主要的种植作物。该地区作为生态移民工程迁入区,原始林地被大幅度开垦为其他用地,本研究以玉米地、甘蔗地、桉树林地为自然林地开垦后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
采样于2013年1月对自然林地开垦15年以上的玉米地、10年以上的甘蔗地、5年以上的桉树林地以及未开垦的自然林地进行,每种土地利用方式选择5块样地,各样地直线距离在 250~300 m,样地大小在0.067~0.100 0 hm2。每块样地采集5个样点,并且采用蛇形布点、多点取样的方法分层取[LM]样(共分6层:分别为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将全部样点对应土层的样品充分混合后,四分法取500 g土样带回实验室,风干,去除动植物残体等非土壤物质,粉碎,过80目筛,保存备用。
1.2土壤质量指标的选取与测定
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综合体现在土壤质量的高低,而影响土壤质量的因子众多,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备统一的土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本研究主要选取对土壤质量、作物产量影响较大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氨态氮、硝态氮、土壤微生物碳、土壤微生物氮作为指标,对土壤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土壤有机碳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11],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12],土壤全磷测定用硫酸-高氯酸消煮-流动分析仪法[13],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测定采用氯化钾提取-流动分析仪法[14],土壤微生物碳测定用氯仿熏蒸浸提-TOC测定法[15],土壤微生物氮测定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16],试验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3评价因子隶属度及权重的确定
由于各评价因子之间没有明确的外延,也没有统一的量纲,测算结果无法直接进行比较,采用隶属度函数对各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主要运用两类隶属函数:
(1)上界型函数。这类因子在一定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培训讲义.pptx VIP
- 11.21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08D8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docx VIP
- 16MR204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图集.docx VIP
- 肿瘤的诊断课件.ppt VIP
- DB1309T122-2022《海水池塘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ocx VIP
- 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doc VIP
-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析汇总(卢飒第二版) 第1--11章.docx VIP
-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 识图与公差.ppt VIP
- 十足股份鲜食认证测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