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3.《马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熟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说”的文体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
(1)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共同倡导中国唐代古文运动,合称“韩柳”。与唐代的“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澈”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二、初读课文
1.播放【媒体资源】《音频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指名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停顿)
教师强调通假字读音。在文中勾画,标注。
三、品读课文
《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提拔重用,均未成功,郁郁不得志。正所谓“不平则鸣”!课文要读出这种情感。
【精品课件】出示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齐读课文的第1段,教师范读,指名学生朗读,注意重音、停顿、情感。
(1)从老师的范读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语气、情感?
明确:读出痛惜之情。
(2)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情感朗读课文?
明确:作者开篇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就从反面进行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正因为如此,所以“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对问题进行了道理论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经历,不难理解作者对“千里马”难遇“伯乐”的痛惜之情。(教师可重点强调段末“也”的意味)
(3)学生翻译这一段,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字词。
译文参考: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重点字词:故、虽、祗、骈、以、也)
2.齐读课文的第2段,教师范读,指名学生朗读,注意重音、停顿、情感。
(1)你选择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明确:愤慨之情。
(2)为什么?
明确:因为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先写千里马与常马的不同,“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又写“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接着写“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最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了强烈的谴责。至此愤慨之情毕现。(教师可重点强调段末“也”的意味)
(3)学生翻译这一段,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字词。
译文参考: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重点字词:食、见、等、安、也)
3.齐读课文的第3段,教师范读,指名学生朗读,注意重音、停顿、情感。
(1)朗读者一段,需要怎样的感情?
明确:愤慨、无奈、抑郁。
(2)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情感朗读这一段?
明确:这一段先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表达了愤慨之情。接着发出心中的慨叹“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愤慨、无奈、抑郁不平之情杂糅其中。
(3)学生翻译这一段,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字词。
参考译文: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习题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外国诗二首习题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为梦想相会在北京练习苏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练习苏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练习苏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为学练习苏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练习苏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学案设计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学案设计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灯笼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习题语文版.doc
-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