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当代价值与开发思路
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当代价值与开发思路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价值。甘孜州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包含了红军长征和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时在甘孜的遗址遗迹。甘孜州红色文化与藏族文化融为一体,包含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红色文化获得藏区民众认同的基础,也是挖掘红色文化经济价值的突破口。另外,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应因地制宜,一要打破区域障碍,整合雅安甘孜凉山三地资源;二要进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品牌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链;三要发挥甘孜州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形成“以绿带红,以红促绿”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红色文化;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区域整合;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05 ― 05
一、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爱国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包容厚德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1〕目前,四川分布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市、州占全省的80%以上,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分布广泛。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部,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停留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甘孜红色文化资源独具特色。
(一)甘孜州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
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部队在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下,抵达今雅安石棉县安顺场,于5月25日强度大渡河,并兵分两路向距离安顺场160公里的泸定桥飞速前进。泸定桥横跨位于泸定县境内的大渡河上,现隶属于甘孜藏区自治州,是通往康藏地区的咽喉之地。飞夺泸定桥是红一方面军在甘孜州境内最主要的战斗,它使蒋介石南攻北堵的大渡河会战及其要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尚未把人马调拢,就彻底破产了。
红四方面军挥师南下后,在四川境内饿天全、芦山、名山、邛崃、大邑等地遭到国民党部队的猛烈攻击,为了保存实力,休整、补充部队,红四方面军决定撤离天全、芦山地区,向西转进康北。当时康区位于四川与西藏之间的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结合部,整个康区气候恶劣,人烟稀少,出产不丰。红军长征入川前,筹建中的西康省称康区为隶属,实际上还属于四川管辖。〔2〕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开始转向康区,先后占领丹巴、康定、道孚、炉霍、甘孜等县,并在藏区贯彻执行了“沙窝会议”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于藏族聚居的金川流域帮助人民建立了格勒得沙共和国,于羌、藏、汉杂居的金汤、孔玉、鱼通和泸定汉族聚居的岗安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于藏族聚居的康北建立了波巴人民共和国。并帮助当地人民组建武装队伍,改善藏区人民的生活现状。1936年7月2日,红 二、四方面军在甘孜县举行了会师大会,随后全军北上,先后离开西康省藏区。
从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红军长征在四川期间,一面执行频繁的战斗任务,一面积极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地方工作,给四川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政治文化资源,尤其是在四川藏区推行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1.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
(1)遗址遗迹
红军长征自1935年5月进入甘孜境内,后于1936年7月全部撤离甘孜,红军长征在甘孜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遗址遗迹类型主要有:会议遗址、重大历史事件遗迹、战斗遗址。
红军长征甘孜境内的会议遗址以磨西会议遗址为代表。磨西会议遗址是甘孜境内保存较为完整,且知名度最高的长征会议遗址。磨西会议遗址即磨西天主教堂及毛主席住地旧址,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南部。1935年5月29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一军团到达磨西古镇,当晚夜宿磨西天主教堂神甫房,中央领导人在此召开了磨西会议,制定了攻打泸定桥的作战方案,目前,磨西会议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是红军长征在甘孜境内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这次会师后,红二、四方面军开始确定了北上的战略目标。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先后到达甘孜县,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军领导人在甘孜喇嘛寺召开了会议,对部队重新做了调整,并对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时间、路线做了研究和部署。
红军长征在甘孜境内留下的战斗遗址较多。飞夺泸定桥,翻越党岭山,先后攻占康区的丹巴、康定、道孚、炉霍、甘孜等县。泸定桥是其中保存最完整且最具影响力的战斗遗址。泸定桥位于泸定城西,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桥身全长一百零一米,宽两米多,用十三根很粗的铁索连接东西两岸,九根铁索为底索,每根相距一尺左右,上面铺有木板。两边各有两根铁索做扶手,桥面到水面有数十丈高,人走在上面,桥身
文档评论(0)